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过渡时期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研究
【6h】

我国过渡时期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1.1.2学术意义和实用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利率市场化理论的基本理论:

1.2.2基准利率的相关研究

1.3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结构

1.3.1研究方法

1.3.2论文框架结构

2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

2.1利率市场化的涵义和特征

2.2利率市场化理论依据分析

2.2.1利率决定理论概述

2.2.2利率市场化效果的实证分析

2.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

3基准利率的核心地位分析及其选择依据

3.1基准利率的涵义、特征和功能

3.2基准利率的核心地位分析

3.2.1基准利率核心地位的逻辑分析

3.2.2基准利率核心地位的理论分析

3.3基准利率的选择依据及理论

3.3.1主要发达国家基准利率现状

3.3.2基准利率选择标准、原则

4我国基准利率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4.1我国基准利率的现状

4.2制约因素分析

5我国过渡时期基准利率的选择分析

5.1我国主要货币子市场利率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理论分析

5.1.1以再贴现利率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分析

5.1.2以债券利率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分析

5.1.3以票据市场利率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分析

5.1.4以再贷款利率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分析

5.1.5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分析

5.1.6以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分析

5.1.7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是我国现阶段基准利率最佳选择

5.2各种货币市场利率做我国基准利率的综合比较

6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6.1结论、创新点

6.2促进基准利率作用发挥的政策建议

6.2.1疏通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

6.2.2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我国利率市场化开始于1996年,经过十年多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金融市场在结构上已经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交易活跃,交易品种明显增多,市场容量得到了数倍的扩充,主要货币子市场基本实现了市场化,比如银行问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回购市场等。但必须承认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还不高,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利率政策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基准利率的缺失。因此,选择适合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基准利率就显得异常重要而且紧迫。 本文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与基准利率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并结合美日等利率市场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基准利率选择的理论依据。用定性规范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基准利率的制约因素做了全面分析;同时运用西方主流经济金融学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基准利率的选择的国际经验和选择原则,结合我国目前现有利率市场化发展基础,对我国货币市场现行主要利率进行单独分析。本文特别对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依据基准利率原则进行详尽分析,采用相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出它与内外部利率关联性较强。然后采用定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从六个方面对再贴现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利率进行了综合比较。 最后,得出以7天期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R007)作为我国过渡时期基准利率的结论。并提出促进基准利率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疏通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和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