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磷浓度、氮源和曝气方式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
【6h】

不同磷浓度、氮源和曝气方式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水体富营养化概述

1.1.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1.1.2富营养化水体的特征

1.1.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2我国富营养化现状

1.3富营养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3.1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状况

1.3.2国外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状况

1.3.3富营养化研究展望

1.4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设计

1.5本章小结

2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试验用水

2.2试验设置

2.2.1试验方案设计

2.2.2试验测试指标

2.2.3采样及测定

3不同磷浓度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3.1试验原理

3.2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铵态氮下不同磷浓度对藻类生长影响

3.2.2硝态氮下不同磷浓度对藻类生长影响

3.3本章小结

4不同氮源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4.1试验原理

4.2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不同氮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4.2.2不同氮源与藻类优势种的关系

4.3本章小结

5不同曝气方式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5.1不同曝气方式对Chla的影响

5.1.1硝态氮下不同曝气方式对Chla的影响

5.1.2铵态氮下不同曝气方式对Chla的影响

5.2不同曝气方式对可溶性磷酸盐(DTP)及藻细胞内总磷(QP)的影响

5.2.1硝态氮下不同曝气方式对DTP及QP的影响

5.2.2铵态氮下不同曝气方式对DTP及QP的影响

5.3不同曝气方式对总氮的影响

5.4本章小结

6相关性分析

6.1叶绿素a与磷浓度相关性分析

6.1.1硝态氮下叶绿素a与磷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6.1.2铵态氮下叶绿素a与磷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6.2叶绿素a与溶解氧供给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6.3本章小结

7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和氮源的水体中不同曝气条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低磷(LP,0.02mg/L),中磷(MP,0.10mg/L)和高磷(HP,1.65mg/L)3个水平,对应的氮源分为铵态氮(记为A系列)和硝态氮(记为N系列),在每种浓度下分别设置不曝气、昼间曝气和夜间曝气3个处理工况。试验结果显示: ①外源性磷的增加对藻类的增殖有促进作用,而过高的磷含量的输入(TP=1.65mg/L),并没有更好的促进藻类的生长; ②试验初期以铵态氮为主要氮源的水体中藻类生长明显好于以硝态氮为主要氮源的水体,试验后期则以硝态氮为主要氮源的藻类生长情况较好。对藻类优势种进行分析后发现:铵态氮含量较高的水体中蓝藻容易成为优势种,而硝态氮含量较高的水体中则以绿藻为主。 ③曝气方式对藻类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昼间曝气会缩短藻类的生长周期,夜间曝气对藻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硝态氮含量较高的水体,昼间曝气可以促进藻细胞内总磷含量的增加,对于铵态氮含量较高的水体,昼间曝气对于藻细胞内磷含量的增加没有帮助。 ④叶绿素a与磷浓度的相关性和藻类的生长状况有关,藻类生长状况越好,叶绿素a平均值越高,叶绿素a与磷浓度的相关性越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