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构念效度研究-从话语分析的角度
【6h】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构念效度研究-从话语分析的角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LIST OF ABBREVIATIONS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of the Study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Questions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oretical Concerns of Construct Validity

2.2 Definition of the Speaking Ability

2.3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ET-SET

2.4 Discourse-based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Speaking Tests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3.1 Participants

3.2 Code Scheme

3.3 Data Collection

3.4 Data Analysis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Findings and Discussions

4.1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ILFs

4.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 of Each Type of ILFs across Test-takers’ Proficiency Level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5.1 Summary of the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4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致谢

参考文献

Appendices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通过分析考生在测试中的实际表现与预期表现的一致性程度探讨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构念效度。分析仅针对小组讨论部分,因为只有这一部分充分体现了语言交际的交互性,真正测试了考生的交互式口语能力。对此,本文提出了两个主要的研究问题:(1)交互语言功能整体上是如何分布的?(2)不同口语水平的考生在各种交互功能的使用特点上有无差异?
  借鉴前人对交互语言功能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大纲及样题》(1999)中列出的语言功能,我们总结出更具有操作性的、代表了口语能力构念的八类交互语言功能,这是对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进行构念效度研究的基础。我们对选自2007年11月真实考试环境的20个小组讨论(60名考生)进行了即时录音并转述,然后对每个考生所使用的交互语言功能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详细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在八类交互语言功能的整体分布方面,征求意见或信息、同意或不同意以及意义协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种功能,而其余五类-挑战、支持、修饰、劝说和发展-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对交互语言功能的考察之不足对该测试的构念效度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这可能是因为考生把小组讨论看作是一种考试行为而不是与其他成员之间进行的真实的、有意义的交流。
  第二、不同口语水平的考生在八类交互语言功能的使用上确实存在差异。高水平考生比低水平考生使用更多的交互语言功能。而且,在八类交互语言功能中,高水平考生比低水平考生更倾向于使用挑战、修饰和意义协商三种功能;而低水平考生则更多的使用同意或不同意这一功能。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口语能力时,正确、灵活地使用交互语言功能的能力,尤其是使用挑战、修饰、意义协商和同意或不同意这四种交互功能的能力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的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评分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