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问题的实证研究
【6h】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问题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总 论

1.1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1.4研究的方法

2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

2.1 期货市场理论

2.1.1 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2.1.2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

2.2 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

2.2.1市场有效性概念的界定

2.2.2市场有效性假说

2.2.3市场有效性假说的前提

2.3 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国内研究综述

3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过程及现状

3.1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

3.1.1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

3.1.2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3.2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现状

3.2.1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基本情况

3.2.2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主要期货合约及现货品种介绍

4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4.1 本文采用的计量研究方法

4.1.1对数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4.1.2对数序列的相关性检验

4.2 数据采集

4.3 主要农产品期货价格对数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4.4 主要农产品期货价格对数序列的相关性检验

4.5 结论

5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5.1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5.2 现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5.3 投资主体问题

5.4监管方问题

5.5 其他问题

6完善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对策

6.1 针对期货市场问题的对策

6.1.1 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完善市场品种结构

6.1.2完善期货市场的信贷政策

6.1.3建立动态的保证金系统

6.2 针对现货市场问题的对策

6.2.1 发展与完善“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农业生产方式

6.2.2建立新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6.3 针对投资主体问题的对策

6.3.1培育期货市场主体,优化投资者结构

6.4 针对监管方问题的对策

6.4.1将上市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机制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

6.4.2建立期货经纪公司的退出机制,加快期货经纪业的整合

6.4.3加快期货市场立法步伐

6.5 针对其他问题的对策

6.5.1 开展投资者教育,加强业务培训

6.5.2大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7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金融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一直是金融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国外对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的有效性实证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而国内对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是重要的农业大国,有很多大宗农产品如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非转基因)等,已经在中国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宗交易的局面。据统计,中国小麦和稻谷产量排在世界第一位,玉米产量为世界第二位,大豆为世界第四位。可见农产品期货在中国期货市场中的位置举足轻重。
   但是遗憾的是,国内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的成果并不多见,期货市场尚缺乏广泛和深入的关注。就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现状而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不仅成交量大幅攀升,而且扩容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金融动力,也逐渐引起了金融理论界的关注。
   从7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直沿着Fama定义的市场有效性对证券市场有效性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实际上,Fama的定义是针对信息效率而言的,许多学者将市场价格的信息效率等同于市场功能效率。而本文的研究也是追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期货市场价格的信息效率进行研究。本文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认清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育状况,为人们判断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效率状况提供了一种可以衡量的标准或方法,这也是市场有效性理论的最大的理论价值。
   本文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选取的六种期货的价格行为为对象,运用2003-2009年的收盘价和结算价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和自相关检验的结合进行了了实证研究。各种检验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各农产品期货的对数期货价格序列不能拒绝弱式有效市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的命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