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机媒体传播模式及市场营销分析
【6h】

手机媒体传播模式及市场营销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及框架

1.5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2手机媒介技术发展演进

2.1模拟信号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2.2数字信号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

2.3无线互联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2.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PC-internet到Mobile-internet

3手机媒体的传播理论解析

3.1手机媒体的概述

3.1.1“媒体”与“手机媒体”

3.1.2“手机短信”与“手机媒体”

3.1.3“第五媒体”与“手机媒体”

3.1.4“手机媒体”概念的界定

3.1.5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3.2手机媒体特征

3.2.1受众资源丰富

3.2.2交互性

3.2.3便携性

3.2.4分众化

3.2.5个性化

3.2.6精确化

3.2.7成本低

3.3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3.3.1手机媒体的人际传播特性

3.3.2手机媒体的人众传播特性

3.3.3手机媒体的整合传播形态

3.4手机媒体传播模式

4手机媒体产业链分析

4.1手机媒体产业链

4.2手机终端设备制造商

4.2.1手机媒体终端技术分析

4.2.2手机媒体终端发展趋势

4.3手机终端销售商

4.4内容提供商

4.5增值业务提供商

4.6系统集成服务商

4.7运营商

4.8最终用户

5手机媒体运营模式

5.1手机媒体运营模式

5.1.1运营商主导模式

5.1.2运营商与传统媒体融合运营模式

5.2 I-mode:手机媒体的成功典范

6手机媒体盈利模式分析

6.1手机媒体盈利模式分析

6.1.1信息服务收费模式

6.1.2无线广告模式

6.1.3手机游戏

6.1.4手机媒体新应用

6.2手机媒体的经济学分析

6.2.1长尾理论

6.2.2边际成本效益分析

7手机媒体营销策略

7.1手机媒体用户分析

7.2手机媒体营销策略

7.2.1娱乐化营销

7.2.2体验式营销

7.2.3定制服务营销

7.2.4互动营销

7.2.5客户关系营销

7.2.6整合营销传播

8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

8.1目前手机媒体所存在的问题

8.1.1相关技术尚未成熟

8.1.2运营模式尚有问题

8.1.3内容瓶颈尚待突破

8.1.4价格问题尚待调整

8.2手机媒体未来发展

8.2.1 Mobile 2.0时代

8.2.2手机媒体未来发展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从开始所使用的第一代模拟技术到现在使用的第2.5代、第2.75代甚至第3代无线互联通信技术,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信设备,其信息承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其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手机媒体具备人际传播个性化特性、点对点传播、互动性和能够达到精确传播效果以及大众传播建构公共话语空间等特点,逐渐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传媒跨越,引起了业界和相关产业的关注。同时由于基础数字技术、宽带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的支撑使独立运营的传统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正趋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3G时代实现媒介内容移动化。但目前手机媒体的运营处于初步阶段,还不规范和成熟,经营者管理和操作方式粗放,手机媒体强大的传播优势还未真正得到显现,手机媒体产业各个环节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其产业链亟待整合和完善,手机媒体商业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本文对手机媒体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合理建构了手机媒体传播模式,结合当前手机媒体的运营模式以及国外手机媒体运营的成功案例,在对手机媒体市场营销分析时应用了传统和新兴的营销管理理论,提出了基于手机媒体移动互联网平台、形成大规模协作与个性化的大规模定制最终达到双赢,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机媒体营销理论指导手机媒体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