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关系的实证研究
【6h】

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关系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背景

1.1.2意义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主要研究内容

1.2.2研究方法

1.2.3研究思路

1.3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本文的创新点

1.3.2本文的不足

2文献综述

2.1平滑所得税税负动机的盈余管理研究

2.2最小化所得税税负动机的盈余管理研究

2.3所得税税负与财务报告成本权衡的盈余管理研究

2.4所得税避税的盈余管理研究

3相关概念介绍和理论分析

3.1盈余管理的涵义和手段

3.1.1盈余管理的涵义

3.1.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类型

3.1.3盈余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3.2企业所得税与所得税税负

3.2.1什么是企业所得税

3.2.2所得税负担

3.2.3影响企业实际所得税负担的因素

3.3所得税税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3.3.1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和联系

3.3.2盈余管理与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差异

3.3.3盈余管理与所得税税负

4实证研究设计

4.1指标的设定

4.1.1自变量的选取

4.1.2因变量的选取

4.1.3控制变量的选取

4.2研究假设

4.3模型设计

4.3.1非应税项目损益的测算

4.3.2盈余管理幅度的测算

4.4样本选取

5实证检验

5.1描述性统计

5.2回归分析

5.2.1操纵性非应税项目损益的推算

5.2.2盈余管理与所得税税负

5.3敏感性检验

5.4检验结论

6结论

6.1主要结论

6.2减少利用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6.2.1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应纳税损益信息

6.2.2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相关制度建设,减少盈余管理的施展空间

6.2.3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活动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面临着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的权衡。为了摆脱该困境,公司有动机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本文通过考察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Book-Tax Differences)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证实了该假设。我们重点考察了上市公司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的盈余管理与企业所得税税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大,则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本文定义为非应税项目损益)也越高,即上市公司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盈余管理的税负成本。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上市公司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盈余管理税负成本的行为主要发生在高税率组别。另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普遍性的。我们的研究也表明,上市公司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的盈余管理税负成本较为有限,平均每1元操纵利润中,只有2.7分的操纵利润可以规避所得税成本,这或许表明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为了避免引起资本市场或税务当局的怀疑,而为其大部分利润操纵支付了所得税成本。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高税率公司存在强烈的通过非应税损益项目规避所得税的动机。我们的样本公司中,平均而言,所得税税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占资产的比例将增加0.02%;适用33%税率的公司与适用15%优惠税率的公司相比,为此所规避的所得税成本平均高达3290万元。
   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第一、二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盈余管理和所得税税负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第二部分就是第三章,简要阐述了盈余管理和所得税税负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为实证研究部分。本部分借助有名的琼斯模型和其他相关模型从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这个角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所得税税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第四部分是第六章,本部分在本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上市公司存在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所得税负的行为,但上市公司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的盈余管理税负成本较为有限,平均每1元操纵利润中,只有2.7分的操纵利润可以规避所得税成本。另外本文提出了减少利用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