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6h】

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流通领域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

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

6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

7 关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8 结束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业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产品生产基本能满足全社会的需要。1987年以后,中国的粮食市场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他农产品市场也时常出现积压滞销的现象,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农产品生产领域延续到了农产品流通领域。至今,我国农民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无法参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利润分配。而农产品的流通领域中存在的利润远远高于农产品生产领域,所以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让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例如分配。鉴于此,我国学术界已经开始重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并且很多学者认为创立农产品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帮助农民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有效途径。所以本文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运营机制进行重点研究,以便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本文首先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对农产品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作出科学的界定,为接下来的研究打好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了解我国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背景。本文对我国目前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组织结构、社会制度、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借鉴了美国、日本、法国的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为解决我国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大对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健全和完善全国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扶持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和检测体系、调整农业金融政策、健全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制度。
   国内理论界对农业合作组织理论与实践、供销合作社改革、农村新型合作组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流通领域合作组织发展的研究还很不够,缺乏系统性。所以,本文补充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理论,并对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