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抗震简化计算方法探讨
【6h】

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抗震简化计算方法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2 地下建筑结构的特点及震害

3 地下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数值分析模型的验证

4 三维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5 地下建筑结构地震作用平面简化分析方法研究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在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建设和国防工程等方面广泛使用。1995年神户地震改变了“地下结构不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传统观念,在此之后,关于地下结构的抗震研究工作逐渐得到发展。地下建筑结构作为一类特殊的地下结构,其抗震设计具有特殊性,但目前对地下建筑结构抗震研究的关注不够,对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了解不充分,没有用于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计算方法及相应的抗震设计规范。基于这种背景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
   本文从地下建筑结构的特点和震害分析出发,阐述了地下建筑结构作为一种特殊地下结构所具有的不同于地下结构和地面结构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地下建筑结构三维分析的动力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以三维地下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比了地面结构与地下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差异,研究了土层厚度、围岩类别等对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地下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规律,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建筑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简化为平面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探讨,对几种常用的简化计算模型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几种简化计算模型存在的不足,基于地下建筑结构纵向端部约束效应,对等效综合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修正。
   本文基于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①通常认为地面结构的震害重于地下结构的震害,但对分别位于地面和地下的相同结构而言,地下结构的侧移和内力普遍大于地面结构。这主要是由于地震作用下围岩对结构产生的动土压力引起的。简单地认为地下建筑结构较地面结构安全是不科学的,地下建筑结构也应该注重抗震设计。
   ②结构的埋深对地下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影响显著。随埋深的增加,地下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随结构埋深的增加,地下建筑结构的层间侧移及结构内力均会显著增加,但当埋深超过一定深度后,结构的层间侧移和内力增加的幅度会减小,甚至出现层间侧移及内力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的情况。说明围岩对地下结构的地震作用受埋深的影响。
   ③围岩性质直接影响着地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围岩越软,对地下建筑结构的约束作用越弱,结构的变形越大,对结构越不利。同时,研究表明:在围岩由硬到软的过程中,结构的内力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并不是围岩越软,结构内力越大,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这点。
   ④当地下建筑结构采用“典型框架+单位厚度围岩”(类似于隧道结构的平面应变模型)简化分析模型时,分析得到的层间位移比三维模型的大许多,且变化趋势也与三维模型的结果不同;结构内力也不能完全包络三维模型的结果,即存在内力算小的情况,可能导致不安全。因此,地下建筑结构如果直接套用地铁隧道等线状地下结构的平面简化模型进行分析是不科学的,也可能不安全。
   ⑤当地下建筑结构采用“考虑剪力墙翼缘典型框架+典型框架负载范围厚度围岩”的简化分析模型时,计算的层间位移极值比三维模型的结果偏大,而且不能完全反应三维模型的层间位移变化趋势;结构内力要比三维模型大许多。因此,地下建筑结构如果采用这种等效框架结构作为平面简化模型进行计算时,结果偏安全,但过于保守,富余量太大,不经济。
   ⑥当地下建筑结构采用“等效综合框架-综合剪力墙+结构纵向范围厚度围岩”的简化分析模型时,层间位移的变化趋势与三维模型的结果相似,且层间位移是三维模型结果的倍数,有明显的规律性;等效综合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能够较好的包络三维整体分析的结果,且其值也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特别是考虑了地下建筑结构纵向端部约束作用,对土体刚度采用n=1+B/L的放大系数进行修正后,等效综合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位移与内力均能较好拟合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因此,采用等效综合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拟效果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