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方作用下北京历史街区空间策略研究——基于雍和宫-国子监-锣鼓巷地区调研
【6h】

多方作用下北京历史街区空间策略研究——基于雍和宫-国子监-锣鼓巷地区调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插图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对象和论文题目解析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分析

2.1 国外城市历史街区相关研究

2.2 国内城市历史街区相关研究

2.3 当代国内外都市研究相关文献

2.4 本章小结

3 当代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空间与演变

3.1 北京旧城的原型空间格局

3.2 当代北京旧城的空间演变

3.3 北京旧城空间演变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3.4 对北京旧城的相关研究概况

3.5 本章小结

4 雍和宫-国子监-锣鼓巷地区现状空间策略分析

4.1 研究街区范围

4.2 影响研究片区空间的主要作用要素

4.3 政府的空间

4.4 居民的空间

4.5 资本的空间

4.6 其它群体的空间参与策略

4.7 多方作用下的片区格局与空间生存活力形成

4.8 影响历史街区空间的作用力解析

4.9 本章小结

5 北京历史街区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5.1 核心策略——各方要素协调与制衡

5.2 针对政府的空间策略——总体调控与社会监督参与

5.3 针对居民的空间策略——自主更新与多方协助

5.4 针对资本的空间策略——活力创造与引导调控

5.5 建筑师的空间参与策略——技术参与和协调控制

5.6 社会公众的空间参与策略——建立多方互动协作机制

5.7 应对多方作用和城市发展的旧城空间动态演进

5.8 本章小结

6 结 语

6.1 本文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当代城市的空间问题是在复杂社会背景和多元要素影响下的空间问题,包含了空间要素和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多方综合要素。因此,本文是在当代多元复杂的城市中去理解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在空间原型及现实影响因素中,将空间本体与社会属性相结合而进行的空间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
  文章的研究重点是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空间策略,由空间现象到影响要素,探索多方作用下的历史街区空间生产机制和应对现实状况的空间策略。一方面对作用于空间的多方要素及其空间策略进行分析,了解要素作用机制及其关联。一方面进而在影响要素和空间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和互动,根据要素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空间设计策略,让各方表达需求并有效发挥作用,引导北京旧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健康发展。
  文章以“问题提出及已有理论方法剖析→北京旧城空间原型和基本问题认知→各要素现状空间策略分析及影响要素总结与解析→多方协调与制衡中的各要素空间设计策略”为主要研究线索,分为以下五个主要论述章节和结语:
  第一章:绪论部分,由研究背景和存在问题引出研究对象,并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从城市空间本体和空间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证基础。
  第三章:对北京旧城及历史街区空间原型、演变的物质性层面和社会性层面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目前北京旧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要梳理。
  第四章:以雍和宫-国子监-北锣鼓巷-南锣鼓巷片区为研究对象,透过空间现象分析历史街区空间在政府、居民和资本等主要人为要素作用下的现状空间策略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塑造,对各要素关系和保护与破坏历史街区的作用力做出梳理,提出了利用保护性力量抵抗破坏性力量的策略。
  第五章:在以各方要素协调与制衡为核心的空间设计策略指导下,对各群体提出了有要素针对性的具体策略,并在其中建立多方互动协作的模式,推动北京旧城历史街区综合性保护与更新的健康平衡发展。
  结语部分总结了文章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著录项

  • 作者

    施洁莹;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魏皓严;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4;TU984.113;
  • 关键词

    多方作用; 历史街区; 空间策略; 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