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模式”——从辩证唯物论哲学的高度进行解读
【6h】

“中国模式”——从辩证唯物论哲学的高度进行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中国模式‖的涵义解读

2.1―模式‖的概念分析

2.2―中国模式‖的涵义

2.3―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教训及问题

3 解读―中国模式‖的哲学视角

3.1 从人性层面解读―中国模式‖

3.2 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4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哲学分析

4.1 市场经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理论分析

4.2 中国的实践和经验

4.3 市场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原因

5 中国政治制度模式的解读

5.1 政治制度——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前提

5.2 中国政治制度模式发展

5.3 从人性层面分析中国政治制度

6 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和价值观分析

6.1 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6.2 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发展

6.3 三种力在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发展中的作用

7 “中国模式‖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应对的策略和路径

7.1―中国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7.2 应对问题和挑战的对策及路径

7.3 哲学分析——协调三种力在社会领域中的作用

8 总 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掀起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热潮。但是,已有的研究中对“中国模式”是如何形成,为什么要这样形成等问题,鲜有从哲学高度做更深入的解剖和提炼。
  “中国模式”是一个有机系统,它由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的子模式组成。因此,从哲学基本问题、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对于人性的基本看法、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等哲学的视角和高度出发,来分析这些模式形成的内在根源和必然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再现这些模式是如何演绎、联系和发展的,从中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理论,总结教训和不足,使“中国模式”客观、真实地呈现在世界面前,是非常必要、非常有价值的。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引出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高度全面、科学、客观的解读“中国模式”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先概括关于“中国模式”的主要争论问题,然后从对“模式”分析入手,肯定“中国模式”的存在性,进而对“中国模式”具有的涵义进行概括。
  第三部分概述解读“中国模式”的主要哲学视角或观点,包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人性与社会、理性与自发性、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等等。
  第四部分对当代中国的经济模式进行分析,首先对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种经济理论进行阐述,从而辩证地分析市场与计划(国家)各自作用的长处与短处,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总结出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良性结合,两条腿均衡走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各自的发展等。最后从哲学高度分析市场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体制下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第五部分是对当代中国政治模式的分析,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引出中国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必然性;再通过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辩证地分析中国政治制度比西方政治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最后从人性层面分析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六部分阐述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中所包含的哲学意蕴进行分析,再从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出发,分析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变化,最后分析三种社会动力在文化发展与价值观中的作用。
  第七部分指出“中国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从根源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