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化背景下西南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与保护研究——以龙兴古镇为例
【6h】

城镇化背景下西南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与保护研究——以龙兴古镇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属于导师李和平教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批准号:51178479)的子课题研究:城镇化背景下西南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与保护研究——以龙兴古镇为例。
  “两横三纵”城镇化格局的提出,标志着西南地区将在成渝经济圈、包昆通道的辐射带动下迎来新一轮的城镇化发展机遇,步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空间迅速扩张,城乡空间关系的转变,也使历史城镇与现代城市的关系变得多元复杂。肆意的建设浪潮对西南山地历史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加之传统遗产保护手段的局限与市场导向的弊病,最终导致历史城镇面临千城一面、文化内涵流失等诸多困境。“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兴的遗产类型与保护观念适时提出,改变了面向过去的传统保护思维,成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指引。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与理论背景,选取重庆龙兴古镇文化景观为典型案例,探讨其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中的演进与适应性保护方法。
  本文首先对西南地区城镇化历程进行梳理,理清西南历史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演变的类型与特征,确定龙兴古镇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二元依附型历史城镇,与其他类型城镇相比,与现代城市空间正发生着最密切的联系,未来将与其依附城市共生发展。进而对龙兴古镇文化景观物质与文化两大系统的构成要素展开分析,确定文化景观研究的空间载体分别为城镇格局、空间形态、特色场所与典型地标。其次,以时间为线索,描绘文化景观载体在生成、发展、成熟、衰落四阶段的演进轨迹,构建其动态的时空演进图景,并归纳提出影响文化景观演进的三种动力机制分别为:文化形态的综合作用、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文化形态的综合作用是促成文化景观从生成、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主要动力机制,商贸文化在此过程起主导作用,风水、移民、民俗、宗教、防御五种文化在不同时期以催化、渗透的方式作用于各个载体。最后基于演进过程与动力机制的分析,提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城乡空间耦合与文化耦合实现文化景观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并落脚于城镇格局、空间形态、特色场所以及典型地标四个载体的保护,以文化景观视角,实现以“核心文化形态的保护”为思想的动态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行文架构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进行了综合阐述与介绍,明确了研究对象与范畴。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是对城镇化在西南历史城镇中产生的整体影响进行的综合分析,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做好铺垫。通过对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出城镇化影响下的西南历史城镇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关系类型与特征,提出影响因素,最后对作为二元依附型历史城镇的龙兴古镇在城镇化背景下的空间变迁历程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为第三章与第四章,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具体分析过程,其中第四章为核心章节。第三章从物质构成与文化内涵两大系统对龙兴古镇文化景观的构成进行深入剖析,进而确定文化景观的四个研究载体。第四章从城镇格局、空间形态、特色场所、典型地标四个载体层面对文化景观在生成、发展、成熟至衰落时期的演进轨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为后文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第四部分为第五章与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其中第五章为核心章节。第五章在前文的演进分析基础上,以保护核心文化形态为重点,首先提出文化景观与城市的协同发展策略,以此来应对快速城镇化的现实背景;其次,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出发,探讨古镇生命体征的保护途径,从四个载体层面对古镇文化景观提出物质与文化合一的保护方法。第六章梳理全文研究思路与内容,提出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为以后的继续研究提供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