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写意花鸟画的随类赋彩与我的绘画创作
【6h】

写意花鸟画的随类赋彩与我的绘画创作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言

2 近现代“随类赋彩”的发展及其表现

2.1 继承传统设色观念的画家及其作品

2.2 融汇国外设色方法的画家及其作品

3 当代“随类赋彩”的发展及其表现

4 随类赋彩在个人创作中的运用

4.1在写生过程中形成的作品

4.2 写生实践后形成的作品

5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作品获奖参展目录

B. 作者作品

展开▼

摘要

中国绘画艺术又称为丹青艺术,色彩在中国绘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所体现出的真理的普遍性及体系的严密性都为后来中国画的创作和批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随类赋彩”亦是对其后千年中国画色彩理论的预见性测定。中国画色彩运用不在于形式是水墨还是色彩,主要在作为主体的画家个人艺术修养反映到作品里,反映到色彩上。这同时也体现“随类赋彩”的要求。只有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理解“随类赋彩”所体现的中国画色彩理论基础的实质,我们才能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画色彩观所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设色好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中国画用色不在色相的多寡和技巧的生熟,而在于我们对于“随类赋彩”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通过对近现代以及当代一部分画家、花鸟画家作品的分析,解析“随类赋彩”的含义,并结合个人的写生实践及创作经验,探讨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花鸟画的设色理念。然后对自身创作实践中绘画材料、笔墨语言、创作内容及情感表现进行总结,以寻求表现形式和创作内容的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