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热疗质量保证的研究
【6h】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热疗质量保证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人类自古就从实践中懂得用热来治疗浅表的肿瘤。Hyperthermia一词源于希腊文,就是高热或过热。19及20世纪时众多学者报道显示单纯的高热疗法对肿瘤的治疗起到一定的疗效,并有治愈某些恶性肿瘤的可能。随着X线治疗机问世及化疗药物的广泛使用,医生们开始用热合并放射治疗及化学疗法治疗各类型的肿瘤,均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人们对肿瘤热疗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逐渐认识到热疗本身的质量控制成为了临床使用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次满意的热疗应当使整个靶区(肿瘤)全部被覆盖在有效加温范围内。如何得知肿瘤是否在有效的加温范围内?肿瘤内的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热疗辐射器的性能如何?其等温面积,即加热后相等温度的面积有多大?可以用于治疗体积多大的肿瘤?辐射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其性能是否发生改变?同样型号的辐射器,其加热性能是否一致?等这些问题在进行热疗治疗前了解清楚,热疗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研究目的:
   1.分析热疗联合放射治疗和药物化学治疗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消退的疗效。
   2.分析微波辐射器的有效热场吸收比率范围对热疗治疗质量保证的影响。
   研究方法:
   1.67例鼻咽癌伴有较大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患者(按中国鼻咽癌92福州分期标准达N2-N3),微波热疗联合放射治疗和药物化学治疗组(HT+RT+CT)35例,对照组为放射治疗和药物化学治疗(RT+CT)32例,全部患者均采用6Mv-X线外照射放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剂量DT60-75Gy/6-8周,在放疗期间第2、5周各给一周期PF方案化疗(DDP 20mg第1-5天,静脉滴注,5-Fu 750mg第1-5天,静脉滴注)。热疗使用915MHZ微波热疗机,采用单点有损测温的方法每次热疗测量肿瘤内的温度。热疗在放疗后30分钟内进行,每次45分钟,设在放疗的第二周开始,每周1-2次,共4-8次。
   2.微波治疗机开至200w功率,辐射器距离体模表面1cm及2cm,持续加温5分钟及7分钟,分别用热敏液晶膜及光导纤维测温系统在江汉保肌肉配方的体模上测量,记录各分钟热敏液晶膜温度色彩变化和光导纤维测得的温度,绘出辐射器的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范围,并比较持续加热时的热分布变化,分析辐射器与体膜不同距离时热分布的变化。
   研究结果:
   1.67例N2、N3鼻咽癌病人行放、化、热疗及放、化疗治疗结束后颈肿块全消率比较,放、化、热疗(HT+RT+CT)组全消率为65.7%,放、化(RT+CT)组则为40.6%。HT+RT+CT组N2及N3病人颈淋巴结全消率分别为79.6%,30.8%。RT+CT组则分别为52.2%,11.1%。皮肤的放射反应两组相似。
   2.辐射器距离体模表面1cm,加热1分钟,50%最大SAR总面积为5C㎡,占辐射器截面几何面积的6.4%。辐射器距离2cm,加热3分钟,50%最大SAR总面积为4C㎡,占辐射器几何面积的5.1%。辐射器距离体模1cm时升温较快,热分布较均匀。
   结论:
   1.微波热疗配合放射治疗及药物化学治疗应用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治疗,能有效的提高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的全消率,热疗不会加重皮肤的放射反应。
   2.微波辐射器是发射微波功率到肿瘤组织中的关键部件,在进行热治疗前必须预先测量微波辐射器的相关指标,进行性能比较和分析。用于本研究的辐射器有效加温面积与辐射器的几何面积明显不相等,50%最大SAR分布位于左右两侧及中央区域。持续加热后出现热传导、热扩散,温度最高的区域呈“山”型分布。
   3.在使用空气耦合时,辐射器距离体模1cm时,在短时间内可达到较高温度,而且热场分布较均匀。距离体模2cm者,因微波在空气中的损耗较大,在体模上的温度升高较慢,热扩散较大。治疗时辐射器距离病灶皮肤1cm加热较为合适。
   4.由于本实验运用的辐射器是国内最常用的商用辐射器,但是其热场的分布尚不理想,与临床应用的差距较大,因此,辐射器技术仍有待改进。
   5.目前,国内的厂家几乎不提供热分布图,如果在治疗前不进行热分布的测量,不了解分布状况,则导致热疗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