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对鼠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对鼠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折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注射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在鼠单纯骨折模型中模拟出骨折合并脑损伤时的骨折愈合过程。揭示骨折合并脑损伤时骨折愈合加速的机制并发掘其对于临床应用的价值。 方法:制备8只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采集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动物不同时段血清作为实验血清,分术后1w、2w、3w、4w分别保存,冻干处理;从2只健康兔采取动脉血制备血清作为阴性对照组,冻干处理;制备72只鼠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骨折处行克氏针髓内固定;将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鼠随机分成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4只,根据鼠与兔体内血清量比值计算血清用量,实验组在术后1w、2w、3w、4w分别臀肌内射相应时段实验血清,阴性对照组对应时间肌注阴性对照血清,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每组术后1w、2w、3w、4w分别处死6只鼠,并且通过X 线摄片、骨痂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骨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和血清酶联免疫法四种手段比较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的血清对鼠骨折愈合影响。 结果: 1X线摄片: 术后1w各组均未见明显骨痂形成;术后2w、3w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骨折线清晰,骨痂量较少,而实验组骨痂量较多,骨折线模糊。术后4w,三组均有较多骨痂形成。 术后1w,三组的骨痂灰度值无差别(p>0.05)。术后2w,3w,4w,实验组灰度值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和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无差别(p>0.05)。 2 HE染色: 2.1 实验组术后1w 见到多量肉芽组织,大量增生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可见有软骨细胞,未见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2w见到骨小梁形成;3w骨小梁进一步增多,并且开始连接和塑形;术后4w骨小梁向板层骨转化。 2.2 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1w 见到少量肉芽组织,增生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可见有软骨细胞,未见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2w较少见到骨小梁形成;3w骨小梁形成增多,并且见到少量连接,但未见塑形;术后4w骨小梁开始连接。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局部骨痂区域的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免疫组化评分结果显示在各个对应时间,实验组免疫组化评分值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和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无差别(p>0.05)。 4 血清ELISA法检测: 4.1实验组术后各个对应时间里血清NGF(神经生长因子)含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和空白对照组(p<0.05); 4.2实验组术后各个对应时间里血清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和空白对照组(p<0.05); 结论: 1.在大鼠单纯骨折模型中肌注相应时段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能模拟出的骨折合并脑损伤的骨折愈合过程,加速骨折愈合。 2.血清中持续高浓度的NGF和TGF-β及骨痂中的VEGF的高表达是其骨折愈合加速的可能机制。 3.本课题应用异种动物(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模拟合并脑外伤时的骨折愈合加速过程,对临床上促进骨折愈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