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行能力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6h】

可行能力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问题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文献述评

2.1 主要概念界定

2.2 可行能力理论

2.3 国外文献综述

2.4 研究评述

3 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总体情况分析

3.1 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政策环境分析

3.2 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度供给分析

3.3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基本特征分析

4 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分析

4.1 经济融入问题

4.2 社会融入问题

4.3 心理融入问题

5 可行能力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5.1 政治性因素—社会制度政策缺失

5.2 经济性因素——经济条件和收入分配环境较差

5.3 机会性因素—城市发展机会较少

5.4 透明性因素—信息供给的不对称和不公平

5.5 保障性因素—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缺失

6 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对策建议

6.1 制度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6.2 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的优化

6.3 社会机会的赋予

6.4 就业信息供给的充分性

6.5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C. 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农民工“融城”问题的解决已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步骤。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多,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比33.7%。据此推算,2014年新生代农民工总数大约为9099万人左右,他们的“融城”问题至关重要。
  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针对农民工的户籍制度改革正逐步深入,社保、住房、就业等惠及农民工的相关政策也在积极完善中,这都为他们的城市融入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还存在很多问题,出现了融入不畅的现象,比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心理、工作就业等等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造成了他们渴望融入而却又难以融入的尴尬境地。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极大的制约着他们的城市融入,进而他们将会不得不返回他们的户籍地农村,或者将出现待业的状态,这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会引发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因此,本研究以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为视角,探索从新生代农民工可行能力的提升,既五个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的实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研究重难点的介绍;第二部分对本研究中的概念,如可行能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等进行阐释和界定;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介绍和国内外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相关研究的述评;第三部分介绍和分析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总体情况,通过文献搜集得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政策环境和重庆市的制度供给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重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第四部分对新生代农民工重庆城市融入问题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对新生代农民工重庆城市融入出现的问题从可行能力视角进行原因分析。第六部分根据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