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类子宫组织短期冷缺血保存的研究
【6h】

人类子宫组织短期冷缺血保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第一部分 探讨人类子宫组织对冷缺血损伤的耐受时限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部分 比较UW液和HTK液对人类子宫组织的保存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总 结

参考文献

附 图

综 述

附 录

致谢

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展开▼

摘要

背景:
  由于子宫畸形,子宫切除及子宫无功能等原因导致的不孕称为子宫源性不孕。子宫移植是将来治疗子宫源性不孕患者的有效方法。对于子宫移植来说,需要解决移植手术技术相关问题,免疫抑制与抗排斥问题,移植子宫妊娠及分娩和胎儿生长发育等相关问题。而在子宫移植手术中,供体子宫的离体保存为手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低温加保存液是目前临床应用最普遍的保存方法。但是低温和缺氧同样会引起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例如低温会导致细胞水肿,缺氧导致细胞能量物质的耗竭,细胞凋亡等等。因此,临床器官保存都存在保存时限的问题,像心脏保存6小时,肾脏可以保存36小时。本课题选取人类子宫组织的短期缺血保存进行前期的研究,来探讨人类子宫肌层组织和内膜组织对冷缺血保存的耐受力,并比较其在不同保存液中的保存效果,为将来的子宫移植技术或者器官克隆技术中子宫的离体保存提供相应指导。
  目的:
  通过将小块人类子宫组织离体保存于4℃UW液、HTK液和林格氏液(Rs)中6,24h后进行相关检测,得出人类子宫组织在冷缺血保存中的保存时限,并比较其在不同保存液中的保存效果,探讨何种保存液为其最佳保存液,为下一步的子宫移植手术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一)探讨人类子宫组织对冷缺血损伤的耐受时限
  方法:
  将小块人类子宫组织保存在4℃林格氏液和UW液中6h、24h,达到保存时间后,用以下方法观察组织的冷缺血损伤:
  1.光镜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学的改变
  2.电镜观察子宫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
  3.观察子宫肌收缩和对催产素的反应
  结果:
  5例标本中,保存在UW液6、24h,和保存在Rs液6、24h,所有保存标本中内膜和肌层在光镜下均没有改变,没有组织学改变表明细胞出现肿胀、坏死、核变性、及肌纤维的断裂等。
  在电镜下,所有UW组及保存6h Rs组没有明显改变,但在Rs保存24h组出现严重的退化性改变,线粒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细胞核出现改变(染色质粗染)。
  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的保存组中的肌肉收缩能力都减弱了。UW组和6h Rs组的所有标本在用了小剂量催产素时都出现了自主收缩,然而,保存在24h Rs组无一例出现收缩。保存在 UW液6小时的标本收缩的曲线与对照组相似,但是在保存24h时有明显的改变。保存在Rs液中的标本与UW液中相比收缩图形缺乏规则性和节律性。
  结论:
  人类子宫组织至少可以耐受6h的冷缺血损伤。而低温保存在UW液中,至少可以保存24h。
  (二)比较UW液和HTK液对人类子宫组织的保存效果
  方法:
  将小块人类子宫组织分别保存在4℃UW液、HTK液和林格氏液中6h、24h,达到保存时间后,用以下方法检测组织液的保存效果:
  1.测定各保存组子宫组织的Na+-K+ATP酶活性。
  2.测定各保存组子宫组织中总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浓度。
  结果:
  保存6h和24h的组织中Na+-K+ATP酶的活性,HTK组与UW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林格氏液相比,两组明显高于林格氏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保存6h,UW液保存组总谷胱甘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与保存相同时段的HTK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24h,UW液中标本的总谷胱甘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均比保存相同时段的HTK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林格氏液两者的含量均低于HTK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类子宫组织短时间(6h内)低温保存下HTK液与UW液的保存效果相当,较长时间保存UW液效果可能要优于HTK液。两者保存效果均优于林格氏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