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闻评论与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以《新京报》(2013-2017)评论版为例
【6h】

新闻评论与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以《新京报》(2013-2017)评论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如今,媒体是传递信息与观点最有效的中介,也由此成为公共领域可能的实现形式之一,而评论更是媒体中最能体现公共领域价值的实践形式。公众可以在媒体中的评论版发表自己的言论,针对公共事务或社会现象发表观点;媒体也可在评论中表达其在新闻中不便表白的观点,敦促各方承担责任。以往的相关研究侧重讨论新闻评论在公共领域建构过程中能够发挥的功能与作用,本研究则从其实然表现切入,考察新闻评论具备的公共领域要素及各项要素的具体表现。 本文借鉴了中西方公共领域及其与传媒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将《新京报》评论版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统计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新京报》评论版的表现展开深入分析与解读。笔者首先从公共空间总体特征、议题分布、作者来源、评论立场与目的等大指标与小指标切入,对该报的评论版进行统计分析,之后结合2017年中国的两个标志性公共事件,对《新京报》相关评论进行文本解读,力求全面展现《新京报》评论版中各要素的特点及其在公共领域实践中的实然表现。 研究发现,《新京报》的公共空间较之国内其他媒体有所增长,其公众参与也较为充分,评论议题的公共事务属性十分突出,评论观点呈现出多元化与差异化的特点,总体来说能够起到监督公权力、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然而,该报评论也存在商业入侵、充斥精英话语、异地化监督与选择性设置议题等不足。

著录项

  • 作者

    何宏亚;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新闻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天策;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新闻评论; 传媒; 公共领域;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22:21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