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车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研究
【6h】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车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2010年,国家工信部将车联网定位为新兴产业,加速了车联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目前,我国车联网产业刚刚进入导入期,表现为整车厂商加载车载信息终端的模式,一些基本的车载信息服务,例如导航、定位、娱乐等功能开始应用。由于车联网平台属于新兴产业,且具有双边市场的典型特征,车联网平台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目前,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车联网平台,即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与车生活后服务平台。在车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车联网平台的构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 车联网平台的发展,必须具备合适的商业模式。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显然不合适车联网平台的发展,车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与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存在本质的不同,重点体现在构建思路与目标以及动力的不同,而非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 车联网平台是车联网产业的核心,车联网平台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然而,双边市场不是与生俱来的。在车联网平台的发展初期,车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是依赖于汽车生产厂商的服务,凭借汽车生产厂商的技术与市场优势,联合构建车联网平台,为车联网平台的发展注入初始技术,以便于可以在短时间内成长起来。当车联网平台日益增多时,车联网平台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趋于无序化,这是车联网平台商业模式亟待解决的矛盾。不同类型的车联网平台是相对封闭的,不同平台之间的兼容度较低,差异化程度较大,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交流非常困难。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技术流动,车联网关键技术容易固化在平台内部,难以编码、复制,在行业中很难扩散,从而制约了车联网行业内部的技术流动与交流。这一矛盾就直接导致了车联网平台难以扩大接入供应商的规模,难以构建完整的双边市场结构,也就不能产生显著的网络外部性。为了缓解市场竞争,车联网平台需要演进至第二阶段,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让应用服务脱离车联网平台,调整关键技术结构,以共性技术为基础,建立车联网技术标准,进而利用技术标准的锁定效应培育网络外部性,实现车联网平台之间的均衡。 随着车联网平台对关键技术的依赖,关键技术对车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的影响日益凸显,当车联网关键技术分解为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后,在共性技术的网络外部性与核心技术的技术范式锁定下,行业中形成了通用的车联网技术标准,从而改变了前一阶段的商业模式。在车联网平台中,共性技术的网络外部性强度趋于显著时,在位平台的共性技术的网络外部性优势将会增加,使得车联网应用服务的市场需求也随之上涨,均衡终端用户规模扩大,实现需求方规模经济,从而降低边际成本,降低均衡价格,使在位平台的竞争策略转变为技术标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则来源于需求方规模经济,并且战略收益规模递增。但是,竞争平台则只能选择降价策略以吸引市场需求,其竞争策略属于传统的价格需求弹性模式。重要的是,在位平台虽然拥有核心技术优势,但是,核心技术优势越大,共性技术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对在位平台竞争优势的作用就越小,即杠杆效应。 本文主要的创新性工作包括: ①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本文将车联网关键技术划分为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可编码特征,它能够在市场扩散、流动,并且能够产生网络外部性。本文研究了车联网平台双边市场结构的演进轨迹,从理论研究了共性技术具有网络外部性是其演进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关键技术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车联网关键技术结构对车联网平台竞争优势关系的影响,并利用博弈论模型进行了论证,这是对车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研究的方法创新。从本文研究的技术结构看,车联网关键技术具有双重性质,既具有内生理论所认为的隐性知识特征,又具有资源的流动性特征,因此,车联网关键技术的双重性质对车联网平台的竞争优势的影响也是此起彼伏的。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具有互补与制约的关系,车联网平台只具有某一方面的优势也是无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而是需要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的结构匹配。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车联网关键技术促进车联网平台战略范式变革的力量。 ②本文重点研究了车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在双边市场结构演进的基础上,车联网平台利用汽车生产厂商的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采取捆绑销售策略,以扩大接入供应商市场规模为目标,尽可能凭借技术优势或者技术的差异化来吸引更多的供应商接入,以便达到临界安装基础。当双边市场结构趋于成熟时,车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车联网平台需要整合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兼顾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但是,车联网关键技术成为车联网平台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工具,这一阶段的车联网平台商业模式能够形成成熟的技术标准,不断放大网络外部性,以实现“强者更强”的竞争格局。 ③车联网平台共性技术的网络外部性与兼容性改变了平台之间的竞争合作战略。本文认为,在车联网平台市场结构的演进过程中,行业中必然会形成车联网产业技术标准。核心技术对共性技术的网络外部性具有抑制作用,在位车联网平台的核心技术优势越明显,共性技术的网络外部性影响就越小。当共性技术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增加时,行业中的在位平台的均衡终端用户规模、均衡收益随之增加,而均衡价格则会下降,因此,在位平台的竞争优势来源则转化为需求方规模经济。当共性技术的兼容度增加时,在位平台必然会充分发挥其横向功能优势、纵向质量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提高均衡价格,锁定核心消费者,然而其均衡终端用户规模必然有所降低,但是,在位平台的均衡收益却能够提高。

著录项

  • 作者

    张涛;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技术经济及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蒲勇健;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双边市场理论; 联网; 平台; 商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