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前我国乡镇政权建设研究
【6h】

当前我国乡镇政权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 我国乡镇的历史沿革及其评析

(一) 我国乡镇的历史沿革

(二) 评析

二、 当前我国乡镇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 当前我国乡镇面临的困境

(二) 对乡镇困境的原因分析

三、 乡镇改革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一) 乡镇改革的理论研究现状

(二) 新时期我国乡镇改革的实践探索

四、 乡镇政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 地方自治理论

(二) 压力型体制理论

(三) 国家政权内卷化理论

(四) 新农村建设理论

(五) 和谐社会理论

五、 当前我国乡镇政权建设的构想

(一) 理顺县乡关系、增强乡镇政权权能

(二) 更新观念,科学定位乡镇职能

(三) 多管齐下,重建乡镇财政

(四) 构建权责分明的乡镇权力关系

(五) 推行乡镇直选,发展民主政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乡镇政权是我国权力体系的基础,是国家政权组织中具体而微的细胞和单元。以代表国家权力为基本特征的乡镇政权掌握着农村社会最主要的资源,它在农村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中自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的乡镇政权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困境,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各类矛盾的焦点。农村社会的利益冲突存在着直接性、尖锐性的特点,如果农民和乡镇政权的矛盾处理不当,很容易向对抗性方向发展,这不仅会困扰、阻碍农村的发展,而且还会直接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如何加强乡镇政权建设、使之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开放性问题。 我国的乡镇政权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特有的城乡关系和特有的城乡发展路径也就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乡镇政权因处于农村发展的最前沿而成为了当前“三农”问题的焦点。农村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而当前的乡镇政权对促进农村发展已显得力不从心。针对当前乡镇的现实困境,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纷纷涌现。通观这些理论和实践,尽管不同的理论方案和多样化的实践模式折射出入们对问题界定和路径选择的差异,但改革乡镇政权现有的组织设置和权力运行模式都是其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从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成效并不显著,农村的发展仍未见有大的起色,乡镇政权仍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当前乡镇政权面临的困境极其复杂,从理论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成因,对于加强乡镇政权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如何理顺县乡关系、如何重建乡镇财政、如何在乡镇政权各组织间建立一种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的权力关系、如何充分保障农民的政治参与,这些都是当前理论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中国自近代以来乡镇政权建设摇摆不定和成效不明显的特点,我们有必要进行全面检讨和认真反思,有必要以开阔的视角来审视当前所谓的“乡镇问题”,从而以更加务实的措施来催生新型的乡镇政权。对于当前乡镇治理模式的选择,笔者认为:(1) 简单的“官退民进”或“官进民退”都不符合我国乡镇的实际情况,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前提下的“官民共治”才是摆脱乡镇困境、促进农村发展的最佳路径和必然选择。(2) 乡镇政权建设的核心应是乡镇选举制度的创新,特别是乡镇长选举制度的创新。通过乡镇选举制度改革,规范乡镇政权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权力与权利关系,理顺乡镇党委、人大、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从而建立既能够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又能够规范乡镇政权施政权力的民主政治新体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