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探析
【6h】

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概念解释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L 村“8.22”事件始末

(一) L 村简介

(二) L 村“8.22”事件始末

三、事件的解读与分析讨论

(一) 利益之争

(二) 基层干部行为失当

(三) 利益表达

(四)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五) 村民的心理分析

四、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国社会现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剧变、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利益格局的打破、农民心态的变化等因素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有的甚至演变为冲击党政机关、殴打党政干部的恶性暴力事件,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群体性事件对社会而言,有着极强的破坏力,这些事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矛盾的集中体现。因此,解决好农村群体性事件,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在L村“8·22”群体性事件中,村民们受到鼓动一哄而起,殴打干部、打砸政府、围堵国道、然后在防暴警察的驱散下离去。那么,这起群体性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事件的解读和分析认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核心原因仍是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即农民利益在受到地方政府的剥夺,且利益表达受阻后的一种迫逼性反应。基层干部行为的失当也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之一。由于社会变迁未从根本上打破由血缘和地缘所编织的传统村落结构,因此,在由村民小组构建的熟人社会中,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不需动员迅速集合、有效预防村民搭便车行为的重要特征。通过对参与者心理机制的分析认为,村民对基层政府的不满情绪,是经过多次积累而产生的结果,通过打砸政府、围堵国道等过激的、带有泄愤特征的行为表达出来,以此呈现出村民在利益剥夺中的迫逼性反应。
  本文材料的收集主要来源于公安机关提供的调查笔录,检察机关的起诉材料,以及本人对基层干部的访谈笔录。利用“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将事件详尽呈现,进而揭示这起群体性事件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并探讨引发这起群体性事件的诸多影响因素,从而丰富对已有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