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犯罪中止若干问题的思考
【6h】

犯罪中止若干问题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犯罪中止的存在范围

(一) 犯罪预备阶段成立中止犯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二) 危险状态出现之后、实害结果尚未发生之前能否成立犯罪中止

二、犯罪中止的自动性要件认定

(一) 理论上对自动性认定的争论

(二) 自动性认定的标准

三、犯罪中止有效性之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认定

(一) 行为人采取了足以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

(二) 结果没发生

(三) 中止行为与结果没发生须具备因果关系

四、自动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侵害行为的定性

(一) 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定义及要件

(二) 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定性之争

(三) 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定性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犯罪中止作为一种未完成形态犯罪,在犯罪论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犯罪中止相关问题的研究,不仅在客观上能表明刑法理论的完善和成熟程度,而且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犯罪中止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犯罪中止的存在范围。在这一部分中重点研究两个问题,其一是犯罪预备阶段成立中止犯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如果单纯的从能不能角度看,在犯罪预备阶段当然可以成立犯罪中止,但是却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不仅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还可以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鼓励行为人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前自动放弃犯罪.至于那些在犯罪预备阶段停止下来的严重犯罪确有必要予以惩罚的,可以发挥刑法分则的功效,在刑法分则中增加一些新罪名专门予以规定。其二是危险状态出现之后,实害结果尚未发生能不能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笔者认为成立犯罪中止,具体采取二分法,这里的犯罪中止不是对危险状态中止,而是对实害结果的中止,这与“既遂之后不成立犯罪中止”的理论并不矛盾。
  第二部分:犯罪中止自动性要件。首先对自动性判断标准上,应当先采取主观说,即根据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去判断能否继续实施和完成犯罪,在主观说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采取客观说,即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判断,犯罪没有完成是否行为人自己选择的结果。然后对司法实践中一些具体疑难问题分情况讨论,得出公正的结论,以验证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第三部分:犯罪中止有效性之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认定。应当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即行为人采取了积极的足以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结果没发生;结果没发生与行为人采取积极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以上三个要件在我国目前状况下,对判断有效性之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均不可缺少,否则难以成立积极的犯罪中止。
  第四部分: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定性。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单纯的认为只构成犯罪中止或犯罪未遂。要根据具体的案情,先对实行行为是否终了进行判断,如果实行行为已经终了,那么单纯的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不足以成立犯罪中止的;只有实行行为未终了,单纯的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总之,本文对犯罪中止的研究是立足于我国的刑法文本和司法实践,同时参考了国外刑法的立法体例和理论研究,采取比较分析法对犯罪中止的一些疑难问题得出自己一些思考,这样不仅能给司法实践在认定犯罪中止疑难问题时提供指导,还能为我国刑法理论界提供一些国外有关犯罪中止研究的有用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