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析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
【6h】

浅析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概述

(一) 股东代表诉讼的界定

1. 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比较

2. 区分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意义

(二) 股东代表诉讼的制度价值

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境外立法之比较

(一)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产生、发展

(二)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境外立法之比较

1. 各国对有关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实体和程序的具体比较

2. 小结

三、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发展状况评析

(一)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二)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 立法方面的原因

2. 司法实践方面的原因

3. 股东个人方面原因

四、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 立法方面

1.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实体上的完善

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程序方面的完善

(二) 从司法方面完善

(三) 建立股东股东代表诉讼激励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03年“上市公司新都酒店案”是我国在司法上对股东代表诉讼的一种尝试。2006年《公司法》修订后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2009年12月“小股东诉三联集团侵犯*ST三联权益案”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获准立案。作为我国《公司法》修订后首例股东代表诉讼案,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是从法院立案到现在,案件审理比较缓慢。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立法还是比较原则、人们对其认识还有诸多不清楚之处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进行研究。
  本文将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概述。这一部分里介绍了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定义、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比较;阐述了股东代表诉讼的制度价值:对公司治理的改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部分;股东代表诉讼的产生、发展与境外立法之比较。这部分介绍股东代表诉讼的产生、发展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境外比较。其中重点介绍境外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的起诉股东资格;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公司的诉讼法律地位;前置程序;诉讼担保;诉讼费用及负担;诉讼和解;诉讼管辖权。第三部分;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发展状况评析。这一部分,介绍了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立法、司法上的演进,并对当前股东代表诉讼发展困境的原因予以分析:在立法方面,对股东起诉资格没有明确规定;被告范围太窄;前置制度不完善;公司诉讼地位不清楚;诉讼管辖权不明确等等。在司法方面有无司法解释,理解不一致等原因。在股东个人方面有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第四部分;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对策。这一部分从以下个方面论述:要明确股东起诉资格:笔者认为股东资格应由单独股东权和少数股东权相结合。对被告范围的确定:笔者认为被告范围宜为扩大。对于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笔者认为把公司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为宜。我国《公司法》应明确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制度和代表诉讼担保问题。论文对诉讼受理费、明确诉讼和解、诉讼管辖权问题和股东个人代表诉讼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论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