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伦理审视
【6h】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伦理审视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

1.1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概念

1.2 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伦理内涵

第二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取得的成就

2.1.1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

2.1.2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2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投资比例过小

2.2.2 公共住房建设严重滞后,保障性住房供需严重失衡

2.2.3 城镇住房保障对象界定不明确

2.2.4 城镇住房保障形式较为单一

2.2.5 政策监管严重缺位

第三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制度设计理念相对滞后

3.1.1 对改革之初“效率优先”的误读

3.1.2 对住房保障形式的片面理解

3.2 住房分配主体资格的不平等

3.2.1 原有体制造成的身份差异

3.2.2 户籍制度带来的身份歧视

3.3 利润最大化价值取向的误导

3.3.1 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异化了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取向

3.3.2 房产商过分的明显的商业化性质导致了买卖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失衡

3.3.3 经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导致了房地产商的基本职业道德的沦丧

3.4 制度设计中社会公正的缺失

3.4.1 现有住房保障制度缺乏普惠性

3.4.2 制度设计中缺乏对保障对象的明确界定

3.5 现有制度对权力有效监管的缺乏

3.5.1 政府监督机制的缺失

3.5.2 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明显

第四章 发达国家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中的特点及启示

4.1 发达国家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中的特点

4.1.1 城镇住房保障立法的完善

4.1.2 政府积极有效的参与公共性住房的建设

4.1.3 完善的金融住房政策

4.1.4 优惠的税收政策

4.2 发达国家完善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设计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推进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伦理举措

5.1 凸显制度设计中的公正理念

5.2 提高制度执行主体的道德修养

5.3 创新制度实现的各种形式

5.4 完善制度保障的相关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住房是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关系着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如采用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等政策来保障人们的住房利益,但由于受各个地区经济条件、政治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住房保障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住房分配不公、住房分配的主体资格不平等,针对城镇住房的法律法规制定不合理等等不公正、不和谐、违背人类伦理价值的问题。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力图探寻我国这一制度在设计、执行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伦理学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概念和它所蕴涵的伦理内涵的解读;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存在不公平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发达国家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从中对我们的启发;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城镇住房保障制度问题分析,最后总结性的提出对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伦理举措,使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更加符合人们大众的利益,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