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构建
【6h】

论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纳税人诉讼制度概述

(一)“中国纳税人诉讼第一案”的解读

(二)纳税人诉讼的基本内涵

(三)纳税人诉讼与相关诉讼的比较

(四)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发展

二、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一)纳税人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

(二)纳税人诉讼制度的现实依据

(三)西方语境下纳税人诉讼的特殊制度背景

三、我国语境下构建纳税人诉讼制度的现实考察

(一)我国构建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二)我国构建纳税人诉讼制度的障碍性

(三)我国构建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四、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具体构建

(一)宏观层面的探讨

(二)微观层面的尝试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纳税人诉讼是纳税人以其纳税人的身份就政府的违法用税行为侵犯了公共利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做出裁判的诉讼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行政公益诉讼。纳税人诉讼制度在美国已是比较完善,并得到广泛运用,日本、英国、法国等国也存在类似制度。国外法学界对纳税人诉讼制度的研究较多,我国缺乏纳税人诉讼的概念。在行政诉讼未类型化的背景下,法学界对纳税人诉讼制度的研究也较少。由于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的财政税收与日俱增,政府滥用财政税收,大搞形象工程,公款吃喝,铺张浪费,造成我国财政资金严重流失的情况大量存在,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以及节约型政府的建设,掣肘了我国法治政府的发展进程。构建法治政府,需要更新观念,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吸收公众参与,确立纳税人诉讼制度。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构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通过赋予纳税人针对政府违法用税等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利,纳税人以诉讼的方式监督行政机关依法用税,可以一改我国纳税人消极纳税的状况,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可以动员民众力量,在传统权力制衡机制乏力的现实背景下,实现私权制约公权。开放以纳税人身份对政府的违法用税行为实行司法监督的纳税人诉讼制度,以防止公共资金的流失,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纳税人诉讼制度概述。本部分先对2006年“中国纳税人诉讼第一案”——湖南常宁蒋时林以普通纳税人的身份诉市财政局一案进行必要解读,然后介绍纳税人诉讼的概念、特征与性质,纳税人诉讼与税务行政诉讼、公益诉讼等相关概念的比较,以及纳税人诉讼的发展历程。交代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的论述做铺垫。
  第二部分,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正当性分析。本部分主要从理论依据以及现实依据两方面论证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正当性。纳税人诉讼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包括税收法律关系理论、税收价格论、公共信托理论以及当事人适格理论扩张等。纳税人诉讼制度建立的现实依据包括保护纳税人权利,提高纳税意识;私权制衡公权,监督行政机关;扩大民主范围,落实公众参与等。并分析西方语境下纳税人诉讼生长的特殊制度背景,探寻纳税人诉讼制度的生成原态。
  第三部分,我国语境下构建纳税人诉讼制度的现实考察。本部分重在阐述我国构建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分析其建立存在的障碍,论证其构建的可行性,为在我国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做出前景分析。
  第四部分,重点论述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具体构建。本部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论述,宏观层面的探讨包括行政法学范式的转换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微观层面的阐述主要包括纳税诉讼诉权、纳税人诉讼的受案范围、纳税人诉讼的诉讼主体、纳税人诉讼的前置程序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
  本文的重点在于第三、四部分。任何制度的构建必须与其据以生长的制度环境相适应,只有通过详细论证纳税人诉讼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才能进一步阐述该制度的具体制度构架。第三、四部分也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要对一项制度引入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需要对该制度以及该制度生存的环境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而对制度的构建更是需要比较全面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制度设计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