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合理路径
【6h】

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合理路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概述

(一)两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二)我国国企高管薪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关于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经济人”理念

三、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有效参考与借鉴

(一)一般商事企业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情况

(二)西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分析与借鉴

四、对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思考

(一)我国关于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现状

(二)对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制度构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解决了国有企业的问题,也就就解决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国有企业(或称国企、央企)从其性质上讲也是企业,它有着一般商事企业的共有特征,也有着自己区别于一般商事企业的独有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企业高管薪酬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无论学者还是一般民众皆认为现有的高管薪酬制度有待改进。而在我国,因为独有的国情,国有企业是我国的主导企业,国有企业大都集中在通信、矿产、电力、水利等事关国家命脉的行业,因此,解决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显得尤为重要。解决国企高管薪酬的问题,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在普通企业高管薪酬规制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固有特点,推导出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合理途径。
  同时,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研究离不开国企改革的研究。如果国有企业不能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不能构建一个合理的国有企业治理制度,那么,在这基础上谈国企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无异于中国的清末修律,把先进的法律技术强行嫁接落后的封建制度之上,最终只能徒劳而已。因此,本文突破了单一的企业高管薪酬的规制,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结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建立,研究中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
  全文共分三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总结三部分。
  引言部分以近期社会普遍关注的国企高管薪酬畸高的现象引出本文所要论述的主题,即怎样才能合理地规制国企高管薪酬。
  正文部分分为以下四章:
  第一章为概述。对国有企业的范畴、高管的范畴进行了明确界定,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高管薪酬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为关于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这些相关的理论为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经济人”理念,这些基础理论是我们研究国企高管薪酬的理论前提。
  第三章为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有效参考与借鉴。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般商事企业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情况,从其中可以窥探到国企高管薪酬规制的一般路径;二是西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法律规制分析与借鉴,其中西方国家的分类规制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四章为对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思考。该章节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我国关于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关于国企高管薪酬的法律体系、具体规制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对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法律规制的具体思考,合理规制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应当包括如下措施:(1)建立中国特色的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其他措施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2)合理的国企高管薪酬决策权分配,要求国企应当建立薪酬委员会,负责拟定执行董事、职工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而决定权的分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及非竞争性国有公司则交予国资委。一般国有公司则交予股东会。独立董事的薪酬的拟定权与决定权都由国资委或股东会决定。(3)充分的国企高管薪酬披露。要求披露应当在原有基础之上更加充分,不仅应当披露所有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而且应当披露他们的薪酬的具体构成等等其他内容。披露主体为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对其披露内容的客观性与独立性负责。(4)司法审查的适用,要求司法审查应发挥其应有作用,在具体审查时,应区别竞争性国有企业与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对他们的高管薪酬适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总结部分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概括性地归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