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教体结合”模式培养排球后备人才个案研究——以长沙市周南中学女子排球队为例
【6h】

中学“教体结合”模式培养排球后备人才个案研究——以长沙市周南中学女子排球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清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后备人才资源的开发

1.1.2 经济社会对竞技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3 学校体育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基础

1.1.4 “教体结合”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关键点

1.1.5 周南中学“教体结合”模式对普通中学竞技人才培养具有示范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1.2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2.1.3 学生运动员

2.1.4 “教体结合”的内涵

2.2 研究状况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周南中学特色体育文化构建历程

4.2 周南中学女子排球队的创办与发展

4.3 周南中学女子排球队的现状

4.3.1 排球专职教练员现状

4.3.2 学生运动员现状分析

4.3.3 周南中学排球运动员招收途径

4.4 对长沙市周南中学成功开展“教体结合”的案例分析

4.4.1 行政层面

4.4.2 教练员层面

4.4.3 学生运动员层面

4.4.4 校园氛围层面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由体育大国迈进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普通学校竞技体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渗透,知识型的运动员是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周南中学女子排球队在湖南省的学校排球运动发展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具有一定典型性。本研究基于体育社会学、体育统计学和体育管理学的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周南中学“教体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推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周南中学“教体结合”模式开展成功的主要原因:1)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费投入充足;场地器材条件良好;对学生运动员的管理方式合理。2)教练员科学选材;分阶段、按专位安排训练;合理运用训练方法和手段;定期与队员、家长和任课老师进行沟通。3)学生运动员训练目的明确;运动员对解决学训矛盾态度良好;家长支持度高。4)任课教师对运动员的重视程度高;普通学生对运动员的评价正面;普通学生与运动员的同学关系融洽。
  针对中学开展“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工作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大自我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品牌影响力。2)扩大招生渠道,加强人才储备建设。培养目标多元化,完善各级运动员的输出机制。3)建立教练员专业等级评定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4)开展不同层次的赛事,对参赛运动员的注册类别进行严格考核。5)加强体育人才信息建设,完善运动员的成长档案。6)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加大竞赛商业成分的比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