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实证研究
【6h】

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意义

(三)实际意义

(四)研究框架及内容

二、文献综述部分

(一)国外董事会特征影响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研究现状

(二)国内董事会特征影响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及董事会特征影响上市公司违规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董事会特征对上市公司违规影响的理论分析

四、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的选取和变量的度量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三)模型的选择

(四)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五、研究结论及改进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从2008.1.1至2010.12.31,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以及财政部正式立案调查,或作出警告、限期整改、公开谴责、公开批评、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两百余家,本文经过数据筛选,最终选取了168家有过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上市公司出现多种违规行为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被认为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而董事会又是治理结构的核心部分,同时董事会特征对于评判董事会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标作用,因此董事会特征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董事会特征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董事会规模、两职合一情况、独董比例和董事会会议次数四个变量作为董事会特征变量,研究这些变量对是否发生违规行为和违规严重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在选取了168家有过违规行为的样本后,同时相应的选择了规模相近、行业相同、公司状况接近的另外168家无违规行为的配对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拓展了此领域目前研究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越大,董事会从人员的知识构成、背景构成等多方面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发生违规行为可能性就越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董事会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就会变弱,发生违规行为可能性就越高;董事会会议只有在公司处于困境时才能体现的出来,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应该理解为公司对处于危机环境所做出的被动的反应,而当公司处于危机情形下,发生违规行为可能性就越高,所以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反而越容易发生违规行为。最后,本文的研究还有助于强化董事会的治理职能,加强董事会对公司运行的监管,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