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
【6h】

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概述

(一)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界定

1.国际社会及国外相关界定

2.我国的相关界定

3.本文的观点

(二)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特征

1.施暴主体特定

2.施暴形式多样

3.受暴主体是未成年子女

三、我国未成年子女遭受家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未成年子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

1.家庭暴力发生的比例

2.家庭暴力的施暴主体

3.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

4.家庭暴力对未成年子女的身体伤害

5.家庭暴力对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影响

(二)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原因

1.传统观念的影响

2.父母惩戒权的滥用

3.社会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认识的不足

4.法律制度的不足

四、部分国家和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

(一)部分国家和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

1.日本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

2.美国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

3.加拿大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

4.我国台湾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

(二)部门国家和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的评析

1.制定专门的防治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立法

2.明确规定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

3.规定防治家庭暴力的综合性措施

五、我国防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的立法及司法体系及不足

(一)立法现状

(二)司法现状

(三)立法及司法的不足

1.缺乏统一立法,立法分散

2.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救济措施针对性不强

3.现有立法救助措施不足

4.司法实践中警察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案件介入消极被动

六、防治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对策

(一)确立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防治的原则

1.“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2.公权力介入为主导,社会救济为辅助原则

(二)完善立法,尽快出台具备未成年人视角的《反家庭暴力法》

1.明确界定家庭暴力的概念

2.引入强制报告制度

3.警察主动介入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案件

4.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

5.完善未成年子女遭受家庭暴力情形下的监护制度

(三)健全综合系统的防治机制

1.加大宣传,增加学校家庭暴力课程设置

2.基层社区设立专门早期的干预机构

3.完善心理辅导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家庭暴力作为当今世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在防治方面已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我国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始于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学者的相关研究、著作也相继问世。也正因如此,大部分人的关注都集中在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上,相比较而言,未成年子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家庭是未成年子女生活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应成为未成年子女得到良好教育和保护的地方,不过现实状况却并非如此。未成年子女在家庭中遭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暴力伤害的现象较普遍存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大多数人并未把未成年子女视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往往被人们认为只是家庭观内部的问题,并非对未成年子女权益的侵害。与此同时,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在构建时未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行为能力的限制性等特点,导致为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提供的法律救济途径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发挥救助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
  本文以“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为题,以典型案例出发,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介绍一个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的典型案例,引出我们国防治针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立法及司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是家庭暴力概述。此部分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特征。
  第三部分是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该部分结合实证数据介绍了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第四部分是部分国家和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及评析。
  第五部分是我国防治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第六部分是防治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对策。此部分提出构建防治体系时应坚持“儿童最大利益”和“公权力介入为主导,社会救济为辅助”原则,然后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做法,出台专门的防治家庭暴力法律,最后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社会救助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