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时代微博对同性恋群体的新闻呈现───以新浪微博为例
【6h】

新媒体时代微博对同性恋群体的新闻呈现───以新浪微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绪论

(一)相关研究现状

(二)基本理论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二、同性恋新闻的框架及受众反馈

(一)样本选取

(二)类目建构

(三)研究结论

(四)小结与讨论

三、同性恋新闻报道的话语机制

(一)从污名化到公开呼吁权益保护

(二)作为“他者”的同性恋

(三)同为“他者”同性恋者的权力差异

(四)娱乐化态度

四、总结及建议

(一)媒体官方微博同性恋新闻报道之反思

(二)对媒体进行同性恋新闻报道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媒体官方微博的同性恋新闻框架”内容分析编码表

展开▼

摘要

社会学家李银河根据金西调查推算出同性恋者大约占我国人口总量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他们虽然相对稀少但绝对数量非常庞大,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却是我国媒体的报道“禁区”。近一两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扩张,同性恋群体开始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中,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新闻媒体在微博平台上建构了怎样的同性恋新闻框架、并对其中的话语机制进行批判分析,同时根据相应的受众反馈进行反思。
  以《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新民晚报》、《北京青年报》、《华西都市报》为样本,对上述媒体新浪官方微博中关于“同性恋”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1.同性恋群体在新闻报道中不再只被贴上“艾滋病”、“犯罪”的标签;2.在研究样本中,与同性恋者权益相关的新闻报道所占比重最大;3.与同性恋相关的社会问题逐渐得到关注,例如婚恋问题、“同妻”问题;4.同性恋群体在新闻中仍是无言、弱势且边缘的,大部分报道只是将同性恋群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展现出来,缺少生活、文化方面的报道,非同性恋受众难以通过新闻报道真正了解同性恋。
  而造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介对同性恋新闻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微博使用用户的结构更年轻、更喜欢接受新观点并拥有较高学历;二是主流媒体在网络平台上对文化霸权的挑战,对自身向往的价值观的体现;三是媒体在受众中建立认知权威的需求。
  虽然媒体官方微博在建构同性恋新闻时展现出相对“温和”的态度,但进一步对所选取的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发现,同性恋者在新闻中常以他者的身份出现;在报道同性恋群体婚恋的消息时,媒体通常采用夸张的或是具有特殊意味的符号、词语来表达;在某些新闻中记者甚至使用戏谑的口吻。部分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尽管建构了挑战异性恋文化霸权的新闻框架,但在话语使用上仍依附于旧霸权,不能摆脱已经自然化了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因此,同性恋新闻平权必然任重道远。
  通过对微博评论的分析了解受众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倾向及新闻话语和议题对受众议题设置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同性恋群体持支持与中立态度的受众(不排除其中包含同性恋群体本身)比例远高于反对者;2.同时有近三成受众的评论与同性恋群体无关;3.新闻话语表达直接影响受众观点及议题设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