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膏霜类化妆品感官评价与流变学特性相关性研究
【6h】

膏霜类化妆品感官评价与流变学特性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化妆品的介绍

1.1.1 化妆品的定义

1.1.2 化妆品的分类

1.1.3 膏霜类化妆品介绍

1.1.4 我国化妆品的现状

1.2 化妆品感官评价的介绍

1.2.1 感官分析的三因素

1.2.2 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1.3 化妆品的流变学特性

1.3.1 纯粘性流体极其数学模型

1.3.2 与时间有关的纯粘性非牛顿流体

1.4 化妆品感官评价与流变学特性之间的联系

1.5 存在问题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立题意义

1.7 技术路线

1.8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膏霜类化妆品感官评价实验

2.1 膏霜类化妆品感官评价指标筛选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分析方法

2.2 成对比较法感官评价测试

2.2.1 5款样品成对比较法计分方法

2.2.2 评价数据处理及结果

2.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膏霜类化妆品感官评价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仪器

3.1.2 感官评价法

3.1.3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分析

3.3 模糊数学对感官评价结果的分析

3.3.1 综合评价中各感官指标权重的确定

3.3.2 评定论域的设定

3.3.3 确定评价等级集V

3.3.4 建立模糊矩阵

3.3.5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膏霜类化妆品基本流变特性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连续坡道流动测试

4.2.2 稳态流动测试

4.2.3 稳态频率扫描

4.2.4 温度扫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连续坡道流动测试

4.3.2 稳态流动测试

4.3.3 稳态频率扫描

4.3.4 温度扫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膏霜类化妆品感官评价与流变特性相关性

5.1 膏霜类化妆品涂抹前期及涂抹后期铺展性的两者相关性

5.1.1 组1的相关性结果

5.1.2 组2的相关性结果

5.1.3 组3的相关性结果

5.2 膏霜类化妆品峰高和屈服值的两者相关性

5.2.1 组1的相关性结果

5.2.2 组2的相关性结果

5.2.3 组3的相关性结果

5.3 膏霜类化妆品坚实度和频率扫描的两者相关性

5.3.1 组1的相关性结果

5.3.2 组2的相关性结果

5.3.3 组3的相关性结果

5.4 15款样品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与连续坡道流动测试结果相关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化妆品以其优秀的使用性,功效性,早已成为男女老少生活中必备的一类日常用品。但是,目前对化妆品质地的评价能够依赖于使用过程中的感官评价和理化检验中的粘度测试,对于感官评价,国内有关的评判标准也比较少,且模糊,未将每一条细化,对于化妆品的重要肤感指标等没有具体的测定方法和量化的标准;国外有关化妆品产品的感官评价和流变特性的研究也比较少,因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整套较专业的膏霜类化妆品的感官评价体系,并运用其进行化妆品的评判,同时运用流变仪测定膏霜类化妆品的基本流变特性,最后建立起两者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实验首先通过对评价员的筛选,组建了膏霜类化妆品感官分析的评价小组,随后利用该评价小组对膏霜类化妆品样品的肤感进行了感官分析。实验主要获得以下结果:
  1.经过对评价员培训、考核和选拔,优选出10名评价员组建了感官分析评价小组。并且膏霜类化妆品肤感感官评价训练能显著提高评价员的肤感感官分析技能。
  2.通过感官分析评价小组对膏霜类化妆品样品的描述分析,筛选并确定出13个特征描述词汇:涂抹前样品光亮度、涂抹前峰高、涂抹前粘滞感、涂抹前坚实度、3圈后湿润度、3圈后铺展性、3圈后厚重感、15圈后湿润度、15圈后铺展性、涂抹结束后皮肤光亮度、涂抹结束后柔软柔和度、涂抹结束后滑爽感、涂抹结束后滑爽感。
  3.利用以上13个特征描述词汇对膏霜类化妆品样品进行了打分评价分析,获得了其肤感感官特性。
  其中与粘度指标有直接联系的感官评价词汇有:涂抹前坚实度、峰高、3圈后铺展性、15圈后铺展性等。
  化妆品的流变特性是决定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实验选用膏霜类化妆品作为实验样品,通过流变仪对其流变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连续坡道流动测试、稳态流动测试、稳态频率扫描测试、温度扫描测试。
  对感官评价得分以流变特性参数为变量求回归方程,得出14个相关性回归方程。
  另外,温度扫描的测定也能突出表现样品在室温直至配方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的过程中的模量变化趋势和模量间的关系变化,可以说明该配方在各种阶段时所表现出的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