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抢劫他人存折并取现行为的定性——以王某抢劫案为例
【6h】

抢劫他人存折并取现行为的定性——以王某抢劫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案件的基本情况

(一)案由

(二)案情介绍

(三)分歧意见

(四)争议焦点

二、本案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以及认定

(一)关于存折的物理属性与基本范畴分析

1.存折与信用卡的关系

2.信用卡诈骗之犯罪构成

(二)抢劫他人存折并使用的定性分析

1.抢劫罪之分析

2.非法获得存折后并使用的定性分析

(四)抢劫罪的犯罪既遂之分析

1.抢劫罪的犯罪既遂之认定

三、本案的分析与结论

(一)本案不应对王某以信用卡诈骗罪与抢劫罪数罪并罚

(二)本案不构成抢劫罪未遂(抢劫金额为10000元的存折的行为)

(三)本案构成抢劫罪(既遂)

四、本案的研究启示

(一)抢劫他人存折当场使用行为之定性

(二)抢劫他人存折未使用的定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财产性犯罪不断增加,其中抢劫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尤为突出。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信用卡应运而生,信用卡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信用卡诈骗的数量有增无减,表现出高发、频发的势头,而且往往波及的金额非常大。存折作为比较古老的一种信用凭证,已经快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存折与信用卡、借记卡不同,具有特殊性,它是属于信用卡的范畴还是一种普通的金融凭证呢?因此对存折是属于什么范畴的定性就不好把握。抢劫他人存折并使用行为的定性,在理论界有很大的争议,有的人定抢劫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罚,有的人认为应该只定诈骗罪,还有的人认为只定抢劫罪。到底该如何定罪,目前刑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亟需对此种方式的犯罪进行系统、前瞻的研究,从而以更好地做到罪刑法定,更好地打击犯罪。本文将通过司法实践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根据案情的基本情况、法理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结论、本案研究的启示的先后层次,对案件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对案件研究的启示。
  本文大约有2.2万字,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主要包括写作的原因以及撰写本文的主要意义。其中原因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现有法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完善相关立法,以更好地打击犯罪。撰写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本文深入的研究,熟知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启示,为完善相关法律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二部分,案件的基本情况,其中又分为四小部分。包括案由,王某抢劫案。案情简介,王某抢劫他人存折后通过猜配密码的方式将钱取出,其中有一张存折因为密码错误没有得逞,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分歧意见,此案共有三种意见,一种是王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两罪应该数罪并罚。第二种是王某构成抢劫罪,其中金额为10000元的存折为未遂。第三种意见是王某应该构成抢劫罪既遂,抢劫犯罪数额为8550元。争议焦点,一是该存折的物理属性,二是抢劫存折并使用的定性,三是抢劫存折后通过猜配密码的方式没有取现成功,抢劫数额的计算问题。第三部分是法理分析。本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内容,其中分为三小部分。第一小部分探究了存折的物理属性和范畴,进而与信用卡和票据做了对比分析,并且探究了信用卡诈骗罪之犯罪构成。第二小部分探究了抢劫他人存折并使用行为的定性分析。第三小部分探究了抢劫罪的犯罪形态。
  第四部分是本案分析与结论。结论是王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第五部分是本案研究的启示。从本案中可以看出我国现有法律存在不足,需加强立法,完善立法。

著录项

  • 作者

    孙鹏;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学科 刑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海涛;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分则 ;
  • 关键词

    抢劫罪; 刑法; 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