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性别理论下的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她视角”研究
【6h】

社会性别理论下的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她视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1.研究缘起

2.现实意义

3.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对中国新闻奖的研究

2.对女性与媒介关系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借鉴及研究设计

1.社会性别理论概述

2.研究样本的界定

3.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1.核心概念:什么是“她视角”

2.本篇论文拟重点探究几个问题:

3.本篇论文写作的难点和创新点:

二、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她视角”报道特征分析

(一)中国新闻奖权威性概述

(二)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她视角”选题领域分析

1.男性获奖者作品选题领域分析

2.女性获奖者作品选题领域分析

3.男女获奖者作品选题领域异同分析

(三)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她视角”写作特点分析

1.标题制作特点——客观陈述之外,感性色彩较浓

2.措辞风格特点——女性特质彰显,语言细腻生动

三、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她视角”视角特征分析

(一)更关注多层次人物形象,凸显人文关怀

(二)更关注多方面环境问题,凸显生态关怀

四、“她视角”对新闻报道工作的影响

(一)“她视角”对新闻报道的消极影响

1.情感介入过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2.报道领域不均,关注面不及男性全面

(二)“她视角”对新闻报道的积极影响

1.“她视角”促进女性新闻工作者不断自我完善

2.“她视角”有利于促进新闻报道多元传播空间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目前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自首届至今已有26届,每届获奖作品不超过300件,该奖项指引着新闻工作者的报道方向,激发了他们的新闻热情。随着日渐增多的女性新闻记者活跃在新闻报道领域,“她视角”的参与给新闻报道带来极为丰富的变化。“她视角”,顾名思义就是女性视角,就是女记者们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去报道新闻,其中折射出她们的女性特质。
  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重点探究三个问题:1、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女性获奖者对比男性获奖者,从选题领域和写作特点方面来说,她们的新闻报道具体呈现怎样的特点?2、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女性获奖者的报道呈现怎样的视角特征?3、“她视角”对新闻报道来说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影响?这些问题是本篇文章的研究重点。本文选取的样本为第17-26届(2007-2016年度)中国新闻奖文字类获奖作品,包括文字消息、文字评论、文字通讯、系列报道这四类共计689件作品,主要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女记者们报道新闻的女性视角。
  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篇论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文献综述、主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并对“她视角”的概念做了定义;第二部分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选题领域、写作特点两个维度分析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她视角”的报道特征;第三部分主要从凸显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方面论述“她视角”的视角特征;第四部分也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指出“她视角”给新闻报道带来的影响,包括消极的和积极的,消极的影响是“她视角”报道领域不如男性全面以及情感介入过多,积极的影响则是“她视角”促使女性新闻从业者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同时使得新闻报道视角更加多元化,促使传媒领域男女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多元传播空间的实现;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仍需继续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