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反转现象研究
【6h】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反转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现象:“新闻反转”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新旧媒体在“新闻反转”中的表现

三、“新闻反转”的成因、特征探析

(一)“新闻反转”的成因

(二)“新闻反转”的表现特征

四、“新闻反转”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事件当事人层面

(二)媒体及记者层面

(三 )受众层面

(四)网络环境层面

五、“新闻反转”中记者职业素养话语分析

(一)提升记者职业素养的意义

(二)记者职业素养包含的主要内容

(三)记者职业素养在“新闻反转”中的话语呈现

六、“新闻反转”应对之策

(一)媒体方面

(二)记者方面

(三)受众层面

(四)法律法规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使得新闻信息在生产与传播领域中发生重大改变;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变得愈发海量、繁冗甚至泛滥,就像“洪水猛兽”般涌入受众。
  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新闻现象:一件关注度极高的热点事件,随着媒体的争相报道和事件的逐步发展,最后通过各种途径被证实的事件真相与当初媒体的相关报道差别很大,有的甚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最后演变成了人们意料之外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新闻反转”。向公众提供准确信息是大众传媒的天职,新闻记者作为整个传播过程中信息和受众之间的纽带,其作用更加突出。然而近年来,特别是从2013年以来,我国的“新闻反转”现象频发,一次次“浩浩荡荡”地进入大众视野,且有泛滥之势。
  “新闻反转”本质上就是一种新闻失实,媒体一直将真实性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新闻反转”现象的频发,对于媒体的的公信力具有很强的威胁性,而且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记者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一环,应该针对这种现象而产生的各种危害负主要职责,因为新闻记者在这一传播过程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话语分析等,进而结合大众传播理论、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沉默的螺旋”等理论,针对“新闻反转”这一新闻现象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指出“新闻反转”发生的原因、特征、危害以及提出自己的几点合理建议,并对记者的职业素养在“新闻反转”报道中是如何进行话语呈现的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分成六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第二章对“新闻反转”现象的基本了解;第三章介绍成因及基本特征;第四章“新闻反转”带来的危害;第五章记者职业素养在“新闻反转”中的话语呈现;第六章提供应对之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