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反家庭暴力救济机制的研究
【6h】

我国反家庭暴力救济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家庭暴力的概述

(一)家庭暴力的法律内涵

(二)家庭暴力的主要特点

(三)家庭暴力的行为类型

(四)家庭暴力的诱因探求

(五)家庭暴力的危害分析

二、我国防治家庭暴力的现状概况

(一)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二)防治家庭暴力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三、国外关于反家暴救济机制的研究

(一)美国:跨机构合作“并肩对付家庭暴力”

(二)英国:“零容忍”态度全面铺开

(三)挪威:“无条件司法干预”家庭暴力

四、我国现行反家暴救济机制的主要发展

(一)救济范畴扩大

(二)公安告诫制度

(三)家庭暴力庇护制度

(四)强制报告和撤销监护制度

(五)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五、我国现行反家暴救济机制的不足之处

(一)立法内容亟待深化

(二)司法审判适用不强

(三)执法介入力度不足

(四)社会救助实施不力

六、我国现行反家暴救济机制的完善建议

(一)健全立法

(二) 完善司法

(三) 加强执法

(四)优化社会救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家庭暴力,是个一直就未曾妥善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地频频发生一起起令人发指的家暴惨案,不仅严重地侵犯了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人身权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愈演愈烈的家庭暴力带来的危害人们有目共睹,为了减少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对家庭、社会造成的破坏,构建和保护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2015年12月27号修订并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将反家庭暴力的力度、高度以及态度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该法首次对旧观念中的“家务事”有了系统性规制。关于反家暴行为,该法规定了多项革新式有力举措,虽然有国法在背后为反家暴“撑腰”,对打击残忍的施暴者、救助弱势的受害者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对传统社会包容家暴的理念造成一定的冲击。目前,从司法实践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新出台且仅实施一年多的家庭暴力救济措施,相对于以往运用一些零散的法律法规去解决一系列复杂的家暴问题的局面,有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突破和创新。然而,不够完善的《反家暴法》在应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时难以尽善尽美,我国《反家暴法》还存在着制定简略、内容粗疏、取证艰难、处罚力度弱、司法不力、缺乏可行性和操作性等老大难问题,亟待法学研究者们在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措施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反家暴司法现状,提出反家庭暴力救济机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运用的建设性意见。家庭暴力,既关乎人权又关涉法律,因此,对我国反家庭暴力救济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概述起来主要由六大重要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家庭暴力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概述,简要说明家庭暴力的法律内涵、主要特点和行为类型,以及从多方面探究家庭暴力的成因和家庭暴力产生的严重危害,为后文奠定基础,本部分内容构成了本文理论的起点。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我国多年来在防治家庭暴力问题上所作出的努力,现阶段我国反家暴工作的新局面和新变化。 第三部分是对国外反家庭暴力救济机制的研究,主要是抓取在反家暴救济方面相对成熟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挪威等,地域文化不同,救济机制也各有千秋,通过比较分析各国特色,以期对完善中国反家暴救济机制有所启示。 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反家庭暴力法中救济机制的主要发展,无论是救济范畴的扩大、强制报告和撤销监护制度,还是我国首创的公安告诫制度以及在世界各地已然兴起的家庭暴力庇护制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等都是关于我国在反家庭暴力方面保障人权、促进社会文明的表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的一块里程碑。 第五部分是从司法实践应用情况方面来谈我国反家暴救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剖析了目前我国现行反家庭暴力救济机制存在着立法内容亟待深化和司法适用性不强以及办理家庭暴力案件中执法机关介入力度不足,社会救助实施不力等问题。 第六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针对我国家暴救济机制在实践中运用时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从健全立法、完善司法、加强执法和优化社会救助四个方面,提出对健全家庭暴力法律干预机制的意见和建议,试着构建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性规则。包括完善对立法适用口径、赔偿制度、诉讼程序等问题,合理调整证据规则、设立专门的司法机构和执法机构、增强监督机制、搭建家暴访视平台、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等。 最后是结语,对全文的总结。

著录项

  • 作者

    刘莉;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学科 法学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亓同惠;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民法;中国法律;
  • 关键词

    反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