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暴力的媒介建构与受众认知
【6h】

家庭暴力的媒介建构与受众认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二、家庭暴力的媒介建构

(一)《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的比较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比较

(三)基于性别的对比分析

(四)反家暴的社会运动框架分析

(五)小结

三、家暴报道中的家庭权力关系

(一)家暴报道中的家庭成员权力差异

(二)家暴报道中的家庭内部权力关系

(三)小结

四、家庭暴力的受众认知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与媒介使用

(二)受众对施暴者的认知

(三)受众对受暴者的认知

(四)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认知

(五)小结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6年3月1日《反家暴法》实施以来已近两年,仍不乏家暴事件被报道,公众人物的家暴行为更是将家庭暴力推向了大众的视野。本研究试图探讨媒介是如何通过报道建构家庭暴力的?对受众的认知是否有影响?以期唤起公众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并在某种程度上为媒体报道提供警示。 本研究透过媒介建构与新闻框架的理论视角,通过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以传统媒体(《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与新媒体(澎湃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中关于家庭暴力的报道为样本,分析家庭暴力的媒介建构。 研究发现报道将家庭暴力事件构建为社会问题并纳入公共议题中,对施暴者的报道主要采用“谴责与责难”框架,但同时施暴者性别不同时,在“疾病化与外因化”、“无奈与反抗”框架上有性别差异;对受暴者主要采用“同情与悲惨”框架;媒介报道主要偏向女性与儿童,将责任归结于男性、传统文化以及法律政策不完善。通过媒介报道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家庭暴力并未构成性别对称,但是男性成为受暴者的情况不少,且男性遭受的暴力行为更加极端。 本研究结合了社会运动框架分析家庭暴力的报道,探讨反家暴运动以新闻媒介为渠道赋予街头行为艺术平权的意义,并动员其他非抗争者产生共鸣。通过文本分析,本研究还发现了家庭暴力报道中所体现的家庭权力关系,男性与女性在“支配-服从-反抗”的权力网中不断置换位置,而孩子作为父母的依附品,被置于家庭权力关系的末端。 最后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媒介与受众认知之间的关系,共回收问卷322份,有效问卷309份,经检测信度与效度很高。本研究通过媒介效果假设媒介对受众认知有影响,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检验,证明了媒介使用与受众关于施暴者认知的相关性,且家庭暴力相关报道对受众认知有影响。 在理论视角上,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了新闻框架与社会运动框架进行分析,正如郭小安、霍凤(2017)的研究所指出的,新闻框架的研究多探讨不同的媒介之间新闻报道的话语差异,而忽视了背后的意义建构。因此本研究在分析家暴报道的新闻框架的同时,从社会运动框架的视角切入,探讨新闻报道中的反家暴运动是如何建构意义的。在研究样本上,过去的家暴研究多基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本研究还研究了新媒体的新闻报道;不仅如此,在样本上本研究还关照了经常被忽视的女性对男性的暴力行为。与过往研究相比,本研究发现了媒介对不同施暴者的建构具有性别差异,这意味着未来在进行家庭暴力的研究时不得不考虑施暴者的性别构成,尽可能避免因忽视了性别差异而带来的研究结果偏差。

著录项

  • 作者

    吕霞飞;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学科 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贺建平;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媒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