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庾信的自卑心态及悲剧意识
【6h】

论庾信的自卑心态及悲剧意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言

一、论庚信的自卑心态

二、论庚信的悲剧意识

余论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摘要

作为集六朝之大成的文人庾信,他的作品得到了后世学人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研究者对其仕历、思想、文风、地位等做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但由于作家经历的复杂、思想的厚重、情感的丰富及作品的多义性,对其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实际上,庾信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深沉的自卑心态。而自卑与屈辱的交织,痛苦与悲愤的相融,便形成了浓厚的悲剧意识。 一、论庾信的自卑心态 自卑是指由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人的自信心的缺乏。自卑的实质,就是个体对自身能力或自我价值的怀疑与否定,是自我意识偏离后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和在这种情绪体验支配下担心失去别人尊重的心理状态。 庾信的很多作品流露出浓厚的自卑心态。他由南入北之后抒写的大量乡关之思、亡国之痛的作品,既是其情感、生活巨变的强烈表现,也是其自卑心态的充分反映。 庾信自卑心态的根源:侯景之乱时庾信的“望敌先奔”是最根本原因。侯景之乱改变了庾信的一生,让他从此走进自卑的丛林,并时刻寻找机会宣泄、超越自卑。此外,入仕北朝、忠孝难全,壮志未酬、其心老矣,知己难觅、无以为报,悲剧性格等等,都是造成庾信自卑的重要原因。北朝本是杀害待庾信有如知己的故君的仇人,庾信却不得不违心仕北,忠孝难全。自己满腔热血、满腹经纶,却无路报国,壮志未酬、深以为憾。梁室君臣对自己有如知己,他们被害之时,自己却完全无能为力。千金易得,知己难觅,何以为报?北朝诸王对庾信也分外看重,时时财物相济,帮助自己度过难关,这一切都成为庾信内心深处不能承受之重,也是其自卑心态形成的根源。 物极必反,当自卑郁积到一定程度时,它必然要以某种方式倾泻出来,即以文艺创作的方式,达到对自卑的超越。 二、论庾信的悲剧意识 悲剧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悲剧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灾难与不幸。狭义的悲剧是指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现实历史中具有美学意义的悲剧现象的艺术升华,它凝聚着悲剧艺术家深沉的历史思考和独特的情感体验。悲剧意识则是对悲剧性现实的关注,是悲剧主体面对人类文化的种种困境时,所有的自觉自为的主体忧患意识。 庾信的悲剧意识体现在他有明确的理论主张,即“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这样的“以悲为美”的审美主张;对历史、人生有深刻的反思:对武帝不修武备、一味佞佛的严厉批评,对元帝的猜忌、凶残、自私、狭隘的指责,对诸王各怀鬼胎的披露以及对侯景的仇恨都非常准确、深刻;现实人生的苦难和不幸让庾信学会了思考,他不再听信天命,对天命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否定。庾信入北后的孤寂、失落都构成诗人的悲剧意识。 这些对庾信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庾信继承并开拓了大量的悲剧性意象,使用了众多的悲剧性典故,这些都使庾信的作品增加了历史的纵深感、丰富的文化底蕴及感人的艺术魅力。 当然,任何思想、意识的形成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儒、释、道思想的杂糅使庾信沉醉于宗教的麻醉之中,隐遁之念遂生。而时光的流逝,曾经的伤痛得到了洗涤和淡化,加之北朝统治者对入北之士的逐渐重视,庾信得到了北朝王侯将相的尊重与喜爱,又唤起了他内心深处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因此,其悲剧意识逐渐走向消解与淡化。

著录项

  • 作者

    周晓英;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熊宪光;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关键词

    庾信; 自卑; 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