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中小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研究
【6h】

中国中小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文献综述

第1章总论

1.1问题提出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思路

1.4研究方法和理论

第2章相关基本知识

2.1相关概念

2.1.1质量

2.1.2产品质量

2.1.3中小企业

2.1.4质量管理体系

2.1.5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2.2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总体特点

2.2.1产品质量合格率较低

2.2.2产品质量工艺落后

2.2.3产品质量稳定性差

2.2.4产品质量提升困难

2.3提升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的意义

第3章影响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因素分析

3.1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3.1.1企业资金短缺

3.1.2企业技术力量、研发实力弱

3.1.3企业设备落后、老化

3.2企业人力资源不足

3.2.1高级技术人才缺乏

3.2.2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3.3质量意识不高

3.3.1企业主质量意识不浓

3.3.2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3.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5质量过程控制的缺陷

3.5.1工序流程控制不足

3.5.2产品质量检验缺陷

3.6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缺陷

3.6.1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3.6.2企业所有制弊端

第4章提升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策略分析

4.1做好企业设备选择、使用、维护工作

4.1.1经济分析、评价设备

4.1.2合理使用设备

4.1.3合理维护设备

4.2扩大企业融资途径

4.2.1扩大间接融资途径

4.2.2扩大直接融资途径

4.2.3加大政府引导力度

4.3增强企业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4.3.1加大研发资金的比例

4.3.2加快企业技术引进与建立技术联盟

4.3.3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4.3.4加速企业信息获取速度

4.4深度开发企业人力资源

4.4.1重视员工培训

4.4.2加强人才引、留工作

4.5加强和培养质量意识

4.5.1发挥企业主影响作用

4.5.2建立高质量意识的企业文化

4.5.3加大对员工质量意识的激励

4.6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4.6.1建立标准化、制度化的生产工序

4.6.2提高产品生产工序能力

4.6.3加强质量检验力度

4.7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4.7.1建立完善合适的质量管理体系

4.7.2建立中小企业现代管理模式

第5章研究结论

5.1本文研究结论

5.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句话已被企业管理者所公认。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以其产品的质量竞争作为竞争的基础,如果某个企业失去了这个竞争基础,无论它在其他方面工作做得多完善,都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站住脚。企业的产品质量是一种自然属性,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体会得到的有用性的程度,它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实力、形象、特征、竞争力等。因此,市场上企业产品质量之间的竞争,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基础,谁失去了这个基础,谁就失去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某某消费者因为消费了某企业的劣质产品而深受其害的事件,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很多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主为了个人短期利益,忽视消费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如果这类事件长期发展下去,中小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难有立足之地:市场竞争力会进一步削弱、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下降、企业效益会进一步萎缩、生存环境会进一步恶化,最终很多企业会走向灭亡的边缘。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唤起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产品质量和质量意识的重视,努力作好提升产品质量的工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改善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做出努力。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研究内容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的理论基础。主要理论依据有技术创新理论、人才激励理论、企业文化理论、PDCA循环理论等。 首先,提出了质量相关的概念。解释了产品质量,区分了产品质量和广义质量概念上的区别。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及其特点,阐明了提升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的意义。 其次,通过引用一些数据和事例来说明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质量合格率低、稳定性差、工艺落后、质量提升困难。通过认真分析得出中小企业质量低下存在的主要障碍:资金短缺、设备落后、生产技术落后、高级人才匮乏、企业主和员工质量意识淡薄、企业创新能力欠缺、产品生产过程控制能力的欠缺、质量检验的欠缺、质量管理水平低下等。 再次,通过认真分析,得出相关策略:在设备方面,提出了经济分析、评价设备的费用效率比较法;在企业融资方面,提出了扩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途径,政府引导的措施;在增强企业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寻求技术联盟,国家建立创新服务体系,在人力资源方面,提出了建立有中小企业特色的薪酬激励模式,引、留高级技术人才的措施,重视员工培训;在培养质量意识方面,提出了培育高质量意识的企业文化,员工薪酬与质量意识挂钩的设想;在过程能力控制方面,提出了建立标准化、制度化的生产工序,工序能力的计算模型,强调质量检验的重要性,介绍了计数标准抽样检验方案;在质量管理水平方面,提出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引用了PDCA循环理论,提出了建立现代中小企业管理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