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粘毛黄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生
【6h】

粘毛黄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文献综述

1.1植物次生代谢细胞工程

1.2毛状根培养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的应用

1.2.1利用毛状根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优点

1.2.2影响毛状根生长和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因素

1.3药用植物黄芩的研究进展

1.3.1药用黄芩的种类

1.3.2药用黄芩的化学成分

1.3.3药用黄芩的药理作用

1.4黄芩种植和质量研究

1.5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黄芩中的应用进展

1.5.1组织培养

1.5.2细胞悬浮培养

1.5.3毛状根培养

第2章引言

2.1研究目的和意义

2.2研究内容

第3章粘毛黄芩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3.1材料与培养基

3.1.1植物材料

3.1.2培养基

3.2实验方法

3.2.1无菌苗的获得

3.2.2丛生芽的诱导

3.3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种子萌发升汞处理时间的筛选

3.3.2种子萌发温度条件的筛选

3.3.3丛生芽的诱导

3.4讨论

第4章粘毛黄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条件的优化

4.1材料、试剂、仪器设备

4.1.1材料

4.1.2试剂与培养基

4.1.3仪器设备

4.2实验方法

4.2.1菌株的保存及活化

4.2.2抗生素Cef浓度的筛选

4.2.3农杆菌对粘毛黄芩的遗传转化及其条件优化

4.2.4转化毛状根rolB、rolC的PCR检测

4.3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抗生素Cef浓度的筛选

4.3.2农杆菌对粘毛黄芩的遗传转化及其条件的优化

4.3.3毛状根的分子检测

4.3.4毛状根的继代培养

4.4讨论

第5章粘毛黄芩毛状根优良无性系筛选及总黄酮、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5.1材料、试剂、仪器设备

5.1.1材料

5.1.2试剂与培养基

5.1.3仪器设备

5.2方法

5.2.1毛状根液体培养

5.2.2总黄酮的提取

5.2.3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5.2.4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5.3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毛状根生长量的测定

5.3.2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5.3.3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5.4讨论

第6章外界因子对粘毛黄芩毛状根生长及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6.1材料、试剂、仪器设备

6.1.1材料

6.1.2试剂与培养基

6.1.3仪器设备

6.2方法

6.2.1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动态曲线的获得

6.2.2不同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

6.2.3碳源对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

6.2.4 pH对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

6.2.5激素对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

6.3实验结果与分析

6.3.1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动态曲线

6.3.2不同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

6.3.3碳源对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

6.3.4 pH值对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

6.3.5激素对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

6.4讨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缩写词表

致 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粘毛黄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生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建立粘毛黄芩离体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将带有pRiA4质粒、去除武装的根癌农杆菌C58C1菌株,转化粘毛黄芩并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无菌苗的幼茎、子叶、真叶以及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幼茎的转化率最高,为88.9%。外植体被菌液浸染15min,共培养2d转化根诱导率最高,分别达84%、8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