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地下水质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丛林乡为例
【6h】

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地下水质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丛林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岩溶水文系统对土地利用具有的敏感脆弱性研究

2.2农业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岩溶水影响研究

2.3资源开发对岩溶地下水质的影响

2.4基于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研究

3.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研究目的

3.2研究内容

3.3技术路线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研究区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1.2水文地质条件

1.3人文经济概况

2.研究方法

2.1图件资料收集和整理

2.2实地调查

2.3采样点选择

2.4样品采集与分析

第三章浅层岩溶地下水质评价与时空变化分析

1.浅层岩溶地下水质评价

1.1生活饮用水评价

1.2农业灌溉用水评价

1.3浅层地下水质综合评价

2.水质演化及其成因

2.1水质时间演化

2.2水质空间分异

第四章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地下水质的影响

1.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2.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地下水质的影响

2.1不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是驱动岩溶水质恶化的源泉

2.2不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改变污染物质传输途径

2.3农业土地利用驱动的土壤与水质的关系

2.4农业土地利用与降水、岩溶作用协同耦合对岩溶水质的影响

第五章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1.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1.1转换发展意识,确保以人为本

1.2改变增长方式,提倡农业的集约型增长

2.加强岩溶水资源监管,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2.1重视资源价值,强化排污监督,推行洁净生产

2.2治理农村环境,减少面源污染

2.3恢复岩溶生态植被,加大对表层岩溶泉的开发利用

2.4规范人类活动,减少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水的污染

3.以人为本,打造岩溶水质安全保障体系

3.1岩溶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3.2岩溶水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体系

3.3建立岩溶水质安全监测体系

3.4建立水质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4.岩溶生态系统管理与土地利用土地整理相结合

4.1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整理措施

4.2与岩溶生态系统管理相结合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岩溶水不仅在岩溶环境的资源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岩溶环境的形成改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岩溶水也同世界许多岩溶地区一样面临污染的危险,尤其是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西南岩溶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高度集中,经济发展缓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对岩溶水水质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研究是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岩溶区水质问题的关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岩溶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水质安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国家着力实施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大背景下,开展我国岩溶区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水水质的影响研究及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以重庆市涪陵区丛林乡为研究区域,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在前人工作累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己有的浅层岩溶地下水物理、化学资料,对典型采样点进行重新采样、分析,对研究区浅层地下岩溶水水质进行评价;开展了岩溶水资源和农业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的调查;揭示丛林乡浅层岩溶地下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地下水质的影响;探讨了重庆市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方向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模式,为保护岩溶地下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具有相同岩溶环境和发展过程的地区提供参考和建议。 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自然背景值都很低,本是人类利用的优良水源,但20多年来人类土地利川活动在地域上的扩大、类型上的增多和强度上的增人,使岩溶水中各类离子含量相应增高,类型也相应增多,从而导致水质的不断污染恶化。这不仅在时间上与土地利用演变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而且在空间上,水质恶化的中心往往与土地利用活动的强度中心一致,这种时空的一致性充分说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岩溶水质污染恶化的根源。土壤微量及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异同土地利用变化和岩溶水质的空间变化具有的良好一致性也说明,土地利用对岩溶水和土壤同时都具有强烈的影响,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同样可以敏感的反映土地利用活动的环境影响。 结合目前水资源保护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区特点,论文提出岩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重庆市农业土地利用对岩溶水质的影响研究,完善岩溶生态系统管理与土地利用土地整理相结合,以保障农业用水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目标,保证岩溶区居民可持续地获得优质的岩溶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