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报纸广告中的社会变迁——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与重庆为例
【6h】

报纸广告中的社会变迁——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与重庆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缘起

1.2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1.3目前国内有关本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目标

第2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上海报业广告的发展及其史料价值

2.1报业广告的发展

2.2报刊广告的分类

2.3报纸广告在考察社会变迁中的史料价值

第3章从广告看上海与重庆的社会变迁

3.1社会生活的变迁

3.2社会结构变迁

3.3社会观念的变迁

3.4传统与嬗变中的女性形象

第4章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城市社会变迁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生活方式等都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程。上海和重庆分别是中国近代沿海和内陆具有代表性的开埠通商口岸,同时也分处长江下游和长江上游,两地的社会变迁是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城市社会变迁的特点和发展轨迹。这一时期,广告作为报业经营的生存需要得到了长足发展,报纸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手段,它承载和包含了许多时代的信息,反映着这个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对社会变化有着比较真切的反映,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申报》和《商务日报》分别是上海和重庆最具代表性、发行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大的商业报纸,两报广告是反映两地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上海与重庆这一时期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社会精神生活的变迁、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观念及妇女形象的变迁,在报纸广告中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反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重庆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西服、西餐、洋房、汽车、两药等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西方的娱乐休闲方式,如看电影、跳舞、打高尔大球筲也相继被人们熟悉和接受;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土产及手工产品逐渐被机制品所取代;社会阶层分化,人们向往用一系列商品包装的“上流社会”;人们滋生了物欲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逐渐开放张扬;法律观念转变,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法律事务日渐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妇女的传统形象和社会角色逐渐改变,女性的自主意识和社会的参与意识逐渐增强。总体上,重庆与上海社会变迁的领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上海出现的新事物及新变化,在重庆也儿乎能找到,但两地社会变迁在科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外力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力,“冲击”一“反映”是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的主导模式。上海较多地受到两方文明的影响,处在中国近代城市社会变迁的前沿,重庆更多地受到来自上海吸纳和消化过的两方文明的影响。中国近代城市社会变迁基本上呈现出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向内陆延伸或传递的特点。

著录项

  • 作者

    蹇福阔;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专门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文;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贸易史;
  • 关键词

    报纸; 广告; 社会变迁;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21:59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