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探讨
【6h】

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2章文献综述

2.1国内外研究进展

2.2研究评述

2.3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3章建库平台选择

3.1土地利用数据库平台选择的原则

3.2常用建库平台的特点分析

3.3建库平台的确定

第4章建库流程改进

第5章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探讨

5.1矢量化平台的选择

5.2数学基础建立技术

5.3错误图斑剔除技术

5.4图斑净面积计算技术

5.5符号库制作技术

5.6属性数据输入技术

第6章土地利用数据库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6.1数据库质量控制体系设计

6.2数据库质量控制技术探讨

6.3数据库质量评价

6.4重庆市南川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质量评价

第7章结论与讨论

7.1结论

7.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参加课题及学术会议

展开▼

摘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布局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多,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如何能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又不影响社会经济迅速、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GIS技术的出现以及迅速发展,为国土部门利用先进技术管理土地提供了技术支持,土地利用数据库正是GI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应用的成果。 2007年7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面展开,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作为“二调”的重要成果之一,它能否高效、保质的建立起来对“二调”工作的顺利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并且亲身参与建库过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建库过程中的建库平台选择、建库流程改进、建库关键技术以及数据库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存在基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建库平台种类繁多,平台之间数据转换困难;土地利用元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建库数据质量差、内容不规范;以文件管理方式为主,不利于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和多用户并发操作等方面不足。 (2)通过对比市面上常见的GIS建库平台软件,认为ArcGIS软件更能够满足建立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相关要求,因此本文优先推荐ArcGIS作为建库平台。 (3)研究发现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与传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相比存在基础数据源、图形数据采集方法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需要对其建设流程进行改进。 (4)利用R2V的专业矢量化功能以及ArcGIS软件的自身优势可以解决建库过程中的部分技术难点。 (5)合理利用ArcGIS软件相关功能可以有效控制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利用基于加权平均的缺陷扣分评价方法对数据库的质量进行评价是可行并且有效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