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粮食产量风险分析与粮食安全研究
【6h】

重庆市粮食产量风险分析与粮食安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思路及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2重庆市粮食生产条件分析

2.1农业生产情况

2.2粮食生产条件分析

2.2.1重庆市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2.2.2社会经济条件

2.2.3技术装备条件

3重庆市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3.1重庆市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3.1.1重庆市干旱基本情况

3.1.2重庆市旱灾成因分析

3.1.3干旱对重庆市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3.1.4 2006年特大干旱对重庆市粮食生产的影响

3.2重庆市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3.2.1重庆市洪灾基本情况

3.2.2重庆市洪灾成因分析

3.2.3洪灾对重庆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3.2.4 2007年特大暴雨洪灾对重庆市粮食生产的影响

4重庆市粮食产量风险评价

4.1评价思路

4.2粮食产量资料来源及处理

4.3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4.4风险评价过程

4.4.1粮食单产分解

4.4.2相对气象产量序列分布型判别

4.4.3风险估计

5水旱灾害对重庆市粮食安全的影响

5.1水旱趋势分析

5.2重庆市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分析

5.2.1重庆市粮食综合产出水平

5.2.2耕地保障水平

5.2.3农业科技投入

5.2.4防灾减灾能力

5.2.5粮食生产品质

5.3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5.3.1灾害频发,抗御能力差

5.3.2耕地不断减少,生产水平低

5.3.3粮食结构失衡,供需缺口较大

5.3.4增产难度大

6水旱灾害的粮食安全对策

6.1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6.2协调好保护耕地与退耕还林的矛盾

6.3加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6.4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发展旱作农业,积极恢复生产

6.5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机制,完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

6.6落实补贴政策

6.7加强人才培训、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

6.8创新灾害管理模式

7结论与不足

7.1结论

7.2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旱灾害是一种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和产量具有破坏作用,常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异常严重的国家。由于重庆市特殊的地貌、气候等条件,水旱灾害是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中影响最广、发生频率最高、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类型。2006年的特大干旱和2007年的特大洪水,都给重庆市的粮食生产和产量造成了巨大损失和影响。对重庆市粮食产量进行风险评价,并分析重庆市粮食安全的现状是一个课题。本文尝试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从而为重庆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全文主要包括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等。 第二部分介绍了重庆市农业生产状况,分析了重庆市粮食生产条件。 第三部分分析了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水旱灾害的基本状况、成因、特点,以及水旱灾害对重庆市粮食生产的影响,其中重点分析了2006年特大干旱和2007年特大洪水对重庆市粮食生产的影响。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利用重庆市1985~2007年的粮食实际产量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分离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并将气象产量作了相对化处理;根据风险理论采用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计算了重庆市粮食产量不同减(增)产率范围出现的概率。 第五部分从水旱灾害对重庆市粮食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重庆市粮食安全现状。 第六部分针对重庆市水旱灾害,提出了粮食安全对策,根据水旱灾害本身的特点,结合近年来一些减灾经验,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办法。 第七部分为结论与不足。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水旱灾害不能被根治,如何有效的减少水旱灾害对粮食造成的损失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不但要了解水旱灾害的成因和规律,还要掌握更佳行之有效的减灾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