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研究——基于河南省中部地区调查
【6h】

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研究——基于河南省中部地区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一)研究对象、主要问题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一、河南省中部农村中小学闲暇生活调查

(一)河南省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

(二)结论和思考

二、河南省中部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现存问题和学生的期望

(一)河南省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现存问题

(二)农村中小学生对闲暇教育的体验和期望

(三)结论和思考

三、河南省中部农村中小学闲暇生活和闲暇教育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角度看,政府对农村闲暇教育缺乏必要的投入和引导;不健康的媒体、报刊和农村经济落后等因素对闲暇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二)从教育角度看,目前升学制度和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对闲暇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三)从家庭角度看,农村家长陈旧观念限制中小学生对闲暇生活的选择

(四)从学生角度看,农村中小学生特有的自卑等心理因素对闲暇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五)从其他客观因素看,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和课程城市化倾向等因素影响着闲暇教育的实施

四、闲暇生活和闲暇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核心概念辨析

(二)闲暇教育的理论基础

(三)农村中小学生闲暇生活、闲暇教育的特点

五、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和实施原则、策略的构建

(一)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目标

(二)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任务

(三)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内容

(四)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实施原则和策略

结束语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特别是1995年5月1日起执行的双休日制度以及基础教育“减负”措施的实施以来,中小学生每年在校的学习时间减少到190天以下。学生闲暇时间客观上增多,为学生个性、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农村中小学生闲暇生活贫乏、盲目和随意,学校、家庭和社区几乎没有对学生开展有效的闲暇教育,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开展闲暇教育。这势必要求我们对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给予认真的研究。但是,学术界几乎没有对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进行专门研究,故本文就农村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及其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和探讨。 具体地说,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闲暇教育在农村中小学进行得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试图实现以下几个主要研究目的:准确地揭示出现阶段河南省中部农村中小学闲暇生活和闲暇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索出改进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理论,实施原则、实施策略。 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部分: 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及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正文的第一部分分析农村中小学闲暇生活的现存问题。首先说明调查方法和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的开展情况。接着分别从闲暇时间拥有鼍、闲暇场所满足度、闲暇内容充实度、闲暇活动形式四个维度分析农村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现存的问题。认为农村中小学生闲暇生活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农村中小学生不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觉得闲暇时间不足就是因为闲暇时间过多而无所适从;闲暇设施极为匮乏;闲暇内容的选择受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和书籍的影响很大。 第二部分分析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现存的问题和学生的期望。认为农村中小学校、家长、社区基本不重视学生闲暇教育、指导不力;学生对闲暇教育的期望多样并且比较合理。 第三部分分析产生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从社会角度看,乡镇、村委等政府对闲暇教育缺乏必要的投入和引导;不健康的媒体、报刊和农村经济落后等因素对闲暇教育产生消极影响。从教育角度看,目前升学制度和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对闲暇教育产生消极影响。从家庭角度看,农村家长陈旧观念限制着中小学生对闲暇生活的选择。从学生角度看,农村中小学生特有的自卑等心理因素对闲暇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此外,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和课程城市化倾向等因素影响着闲暇教育的实施。 第四部分论述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有关理论。首先辨析闲暇、闲暇生活、闲暇教育、农村中小学闲暇教育等概念,然后阐述了闲暇教育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人文融合下的教育回归生活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并依次分析了这些理论基础和闲暇教育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农村中小学闲暇生活、闲暇教育的特点。 第五部分论述中小学闲暇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和实施原则、策略。首先提出中小学闲暇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其次,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方出发对闲暇教育实施原则和策略做了论述。本研究对闲暇教育实施的主体—学校给予重点论述,建议学校从学科渗透为主旨、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注意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学校要加强和社区的联系合作等方面实施闲暇教育。政府、家庭和社会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各种闲暇资源,配合学校搞好闲暇教育,达到人们能自主地、自觉地利用好闲暇教育的目的。 在结束语中,总结本文所得与不足,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