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书虱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纯化及生化毒理学特性研究
【6h】

书虱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纯化及生化毒理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其与昆虫抗药性之间的关系

1.1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分类体系及其系统发育关系

1.2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结构与功能

1.3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分布和诱导表达

1.4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昆虫抗药性之间的关系

2蛋白纯化技术及其在昆虫GSTs研究中的应用

2.1.蛋白质纯化方法的选择

2.2蛋白质失活的机制

2.3蛋白质分离纯化时维持其活性的措施

2.4昆虫中GSTs的分离纯化进展

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1供试昆虫及饲养条件

1.1嗜卷书虱品系

1.2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地理种群

1.3嗜卷书虱不同虫态的获得

2主要试剂及仪器

2.1主要化学试剂、药剂及抑制剂

2.2主要仪器

3书虱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纯化条件

3.1主要试剂配制

3.2酶液提取

3.3 GSTs纯化步骤

4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酶学特性分析

4.1 GSTs活性、比活力测定

4.2 GSTs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

4.3 pH对纯化产物GSTs活性的影响

4.4温度对纯化产物GSTs活性的影响

4.5药剂对纯化产物GSTs的离体作用研究

4.6其它抑制剂对纯化产物GSTs的离体抑制分析

4.7金属离子对GSTs酶学特性研究

4.8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4.9 N-端测序

4.10数据分析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嗜卷书虱不同品系GSTs的纯化及生化毒理学特性解析

1 GSTs活性和动力学参数

2 GSTs酶促反应的最适pH

3 GSTs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4杀虫剂对嗜卷书虱纯化产物GSTs的离体作用

5典型抑制剂对GSTs的离体抑制作用

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7 GSTs N-端测序

第二节嗜卷书虱不同发育阶段GSTs的纯化及生化毒理学特性解析

1 GSTs活性和动力学参数

2毒死蝉对纯化产物GSTs的离体作用

3典型抑制剂对GSTs的离体抑制作用

4金属离子对GSTs的离体作用

第三节嗜卷书虱不同种群GSTs的纯化及其生化毒理学特性解析

1 GSTs活性和动力学参数

2杀虫剂对纯化产物GSTs的离体作用

3典型抑制剂对GSTs的离体抑制作用

4金属离子对GSTs的离体作用

第四节嗜虫书虱不同种群GSTs的纯化及其生化毒理学特性解析

1 GSTs活性和动力学参数

2 GSTs酶促反应的最适pH

3 GSTs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4典型抑制剂对GSTs的离体抑制作用

第四章讨论

1昆虫GSTs的纯化及影响GSTs活性测定的因素

2 GSTs的活性表现特征

3外源化合物对昆虫GSTs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及展望

1结论

1.1书虱GSTs的纯化特征指数

1.2 GSTs纯化后的生化特性

1.3外源化合物对GSTs的离体研究

2展望

2.1书虱GSTs的毒理学功能研究

2.2 GSTs酶学特性研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研课题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书虱隶属于啮目Psocoptcra、书虱科Liposcelididae、书虱属Liposcelis,是储藏物中常见的害虫。书虱属昆虫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目前已知种类123种,我国共记载有27种。作为储粮生态中的害虫优势种群,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lula Badonnel和嗜虫书虱L entomophila(Enderlein)经常混合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化学药剂的抗性发展很快,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储藏物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是进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基础。采用蛋白质纯化的方法分离参与抗药性产生的酶,明确其生物化学特性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对于害虫抗药性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EC2.5.1.18)是一类多功能的超基因家族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昆虫、植物以及微生物等生物体内。这类酶能催化内源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与各种有害的亲电性底物相结合,增加后者的可溶性从而有利于其从细胞内排出,进而保护生物体内的核酸和蛋白质免受亲电基团攻击。同时,它也参与激素的胞内运输、合成,清除外源化合物所产生的有害的氧自由基以及保护细胞免遭氧化压力胁迫。本学位论文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854)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200806350009)的资助下,利用亲和层析法对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的GSTs进行分离纯化的基础上,对纯化产物的生化毒理学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研究结果为揭示GSTs介导的书虱适应环境胁迫的机理提供了生化毒理学依据,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储藏物害虫抗性机理研究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嗜卷书虱不同品系GSTs的纯化及生化毒理学特性解析 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层析法纯化了嗜卷书虱3个品系(SS,敏感品系;DDVP-R,敌敌畏抗性品系;PH3-R,磷化氢抗性品系)的GSTs,纯化产物达电泳级纯度。经SDS-PAGE电泳检测,纯化后GSTs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3 kDa。利用Edman降解法对纯化产物N端前15个氨基酸测序获得的短肽为:APKYKYL TYPFNSILTGLGL,该序列与Sigma类昆虫GSTs N端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表明纯化获得的GSTs属于昆虫Sigrma类。 嗜卷书虱3个品系GSTs的纯化倍数在62-91倍之间,回收率介于27-41%。利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对纯化后的GSTs的生化特性分析表明,与SS品系相比,DDVP-R和PH3-R品系的GSTs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两抗性品系间相比较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进一步的动力学比较研究发现,以CDNB为底物时,DDVP-R品系的Km最高;而以GSH为底物时,两抗性品系Km值较低,说明DDVP和PH3的胁迫选择造成GSTs对内源性化合物GSH获得了较高的亲和能力;对Vmax而言,两抗性品系的Vmax值均高于敏感品系,说明其催化能力提高。 嗜卷书虱3个品系GSTs活力随pH值变化的趋势大体相同,其中SS品系GSTs的最适pH范围较广,介于pH7.0-pH8.0之间,而两抗性品系的最适范围介于pH7.0-pH7.5之间。酶促反应最适温度研究发现,SS和PH3-R品系在35℃时GSTs活力最高,而DDVP-R品系则在40℃时GSTs的活力最高。 杀虫剂对嗜卷书虱3个品系GSTs的离体作用研究表明,供试的杀虫剂中丁硫克百威对嗜卷书虱3个品系的GSTs的抑制作用明显,3品系间相比较PH3-R品系GSTs对丁硫克百威的抑制作用敏感度低,抑制中浓度I50分别为SS和DDVP-R品系的3.9和4.7倍。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嗜卷书虱的GSTs仅有部分的抑制作用,毒死蜱在低浓度时还表现为一定的激活作用。利尿酸、姜黄素和四溴磺酚钠对嗜卷书虱纯化后的GSTs均有显著的离体抑制作用。其中,姜黄素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50达纳摩尔数量级。综合分析,SS品系与两抗性品系相比对上述抑制剂更为敏感,两抗性品系GSTs对各抑制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2.嗜卷书虱不同发育阶段GSTs的纯化及生化毒理学特性解析 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层析法纯化了嗜卷书虱3个发育阶段(1-2龄低龄若虫、3-4龄高龄若虫和成虫)的GSTs。结果表明,低龄若虫GSTs的纯化倍数最高,达102倍,但回收率仅为28%;高龄若虫GSTs的纯化倍数最低,仅为63倍,但回收率高达61%:成虫GSTs的纯化倍数介于低龄和高龄若虫之间,其GSTs的比活力最高,且显著高于低龄若虫(P<0.05)。以GSH和CDNB为底物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发现,低龄若虫GSTs的Km最低,而成虫GSTs对两底物均表现最高的催化反应速度Vmax,表明成虫期GSTs对底物的催化能力显著高于若虫期。 毒死蜱对嗜卷书虱不发育阶段GSTs纯化后的离体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剂对GST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低浓度时表现为一定的激活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显现。在测试的5个浓度下,毒死蜱对GSTs的最高抑制率仅为39%。5种典型化合物(利尿酸、姜黄素、双硫仑、马来酸二乙酯和四溴磺酚钠)对嗜卷书虱各发育阶段GSTs均有显著的离体抑制作用,其中GSTs对双硫仑的耐受性最强,该抑制剂的离体I50达毫摩尔数量级。综合分析发现,除高龄若虫对利尿酸最不敏感外,嗜卷书虱成虫对其它抑制剂均表现为最不敏感。 此外,研究了金属离子(Zn2+、Hg2+、Mn2+、Cu2+和Ca2+)对嗜卷书虱GST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金属离子对嗜卷书虱GSTs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嗜卷书虱各发育阶段的GSTs对Ca2+最不敏感,I50达纳摩尔数量级:Hg2+对嗜卷书虱GSTs的离体抑制作用最为显著,但各虫态间I50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3.嗜卷书虱不同地理种群GSTs的纯化及生化毒理学特性解析 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层析法纯化了嗜卷书虱3个地理种群(四川广汉、四川简阳和实验室保存种群)的GSTs。结果表明,经亲和层析后,实验室种群GSTs的纯化倍数高达121倍,回收率亦最高,达52%;四川广汉种群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58和33%;简阳种群的纯化倍数最低,仅为40倍,回收率仅为16%。总蛋白和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实验室种群GSTs纯化产物的总蛋白含量和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余两个种群(P<0.05),但其它种群之间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分别以CDNB和GSH为底物,利用双倒数作图法获得了嗜卷书虱3个种群GSTs纯化后的动力学参数。比较分析Km值发现,实验室种群对2种底物的亲和力最低,简阳种群对底物GSH的亲和力最高,而广汉种群对底物CDNB的亲和力最高;就Vmax而言,实验室种群对底物GSH和CDNB均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且显著高于简阳种群与广汉种群(P<0.05)。 杀虫剂的离体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广汉种群对丁硫克百威最为敏感,简阳种群其次,实验室种群对该药剂的离体抑制作用最不敏感。高效氯氰菊酯对嗜卷书虱不同种群纯化后的GSTs有部分的抑制作用,且各种群受到的离体作用类似.利尿酸、姜黄素、马来酸二乙酯和四溴磺酚钠对嗜卷书虱3个种群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广汉种群GSTs对各种抑制剂的作用最为敏感。 各金属离子对嗜卷书虱3个种群的作用结果显示,GSTs对Ca2+最不敏感,其中实验室种群与其它两种群相比更不敏感,其I50值最高;Hg2+对GSTs离体抑制作用最为强烈,各种群间I50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Mn2+和Cu2+对各种群GSTs的离体作用较为相似,其中广汉种群对这2种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最为敏感,而实验室种群最不敏感。 4.嗜虫书虱不同地理种群GSTs的纯化及生化毒理学特性解析 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层析法纯化了嗜虫书虱4个地理种群(河南开封、四川广汉、重庆北碚和湖北武汉)的GSTs。结果表明,嗜虫书虱河南开封种群GSTs的纯化倍数最高,达162倍,但回收率较低,仅为29%;四川广汉种群GSTs的纯化倍数最低,仅57倍,回收率为43%;重庆北碚种群GSTs的回收率最高,达47%,纯化倍数达93倍;湖北武汉种群GSTs的回收率最低,仅为25%。应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的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开封种群与武汉种群GSTs对底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河南开封种群的GSTs对两底物表现最低的亲和力。 嗜虫书虱不同种群GSTs的最适pH研究发现,四川广汉种群的最适范围介于pH6.5-pH7.0之间,而其它3个种群的最适范围介于pH7-pH7.5之间。酶促反应最适温度研究发现,重庆北碚种群在40℃时GSTs活力最高,而其它3个种群则在35℃时GSTs的活力最高。 利尿酸、姜黄素、马来酸二乙酯和四溴磺酚钠对嗜虫书虱4个种群GSTs均有显著的离体抑制作用。综合分析发现,河南开封种群对各种抑制剂的作用最不敏感,四川广汉种群对利尿酸和马来酸二乙酯最为敏感,而重庆北碚种群对姜黄素和四溴磺酚钠最为敏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