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修《晋书》中的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研究
【6h】

唐修《晋书》中的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唐修《晋书》与历史叙事

第一节唐修《晋书》对小说材料的取舍

第二节唐修《晋书》对小说材料的处理

第二章唐修《晋书》与小说叙事

第一节唐修《晋书》采录的小说性段落

第二节唐修《晋书》叙事态度的转变

第三章唐修《晋书》特殊叙事面貌的成因

第一节唐修《晋书》的编撰流程

第二节唐修《晋书》的编撰群体

第四章唐修《晋书》特殊叙事面貌所呈现的意义

第一节前《晋书》时期小说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关系

第二节唐修《晋书》的史学史意义

第三节唐修《晋书》的小说史意义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唐修《晋书》(以下简称《晋书》)集前18家晋史之大成,史料之丰富,蔚为大观。然《晋书》自成书以来,因其大量采小说入史导致史笔不纯而饱受各家批评。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以《晋书》与其所采小说材料的集中出处——《世说新语》、《搜神记》——的对比研究为基础,力求描述出《晋书》特殊的叙事面貌,并以宏观的史的眼光,将《晋书》放置于唐前史学发展与小说发展的动态流程中,以此追溯《晋书》叙事特殊性的根源及其小说史意义。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晋书》的成书背景、主要叙事特征,以及历来对于《晋书》的研究情况,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没有涉及的层面。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向加以说明。
   正文部分分为四章:
   第一章,唐修《晋书》与历史叙事。本章首先以刘知几《史通》为蓝本,从叙事内容、叙事风格以及叙事态度三方面界定出历史叙事的特征。然后立足于《晋书》采小说的史学合理性层面,通过分析《晋书》筛选小说材料的标准及其对小说材料的剪裁、校正、统编等具体处理方式,探究《晋书》之于正统历史叙事所持有的态度。
   第二章,唐修《晋书》与小说叙事。上一章着重分析了《晋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关系,本章在此基础上对《晋书》采小说材料造成的实际叙事效果加以分析,着重考察了《晋书》中大量存留的违背历史叙事原则的两大类小说材料:以丰富人物形象为主要目的的各种琐闻轶事,以追求奇情怪趣为主要目的的各种神鬼怪异的传闻,归纳总结出《晋书》叙事所具有的小说化倾向。同时,本章还对《晋书》叙事态度的偏移情况进行发掘,从《晋书》对所采小说材料的增芜和改造两方面入手,以求明晰《晋书》的叙事态度在小说材料审美情趣的影响下所发生的转变。
   第三章,唐修《晋书》特殊叙事面貌的成因。本章着眼于《晋书》本身,从其编撰流程、编撰群体两个方面切入,讨论了《晋书》在叙事特征上呈现出历史化与小说化融合,在叙事态度上呈现出于崇实与虚构之间摇摆的原因。其间主要包括客观与主观两个维度的分析。《晋书》因保留大量繁琐芜杂、荒诞不经的小说材料,致使其叙事具备小说叙事特征,这一层面与其编撰者的疏忽以及编撰过程的仓促有关,属于客观存在且在所难免的情况;而《晋书》叙事态度出现的摇摆,则与编撰者自愿接受或者说主动借鉴小说叙事的主观能动性密不可分。
   第四章,唐修《晋书》特殊叙事面貌所呈现出的意义。本章分别对历史观念与历史叙事发展以及小说观念与小说叙事发展两条线索进行梳理,以此确定《晋书》在两条线索中所处的转折位置,并由此明晰《晋书》在历史观念纯洁化、小说观念明确化,以及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最终走向分化,各自独立的过程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凸显其中间意义。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了这篇文章的研究思路,其中包括在文章形成中不断修正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以及对该课题如何做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