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6h】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第2章文献综述

2.1摩托车产业理论研究

2.1.1关于摩托车产业概念

2.1.2关于摩托车企业概念

2.2国内外摩托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现状

2.2.1对摩托车行业的研究

2.2.2对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关系的研究

2.2.3对摩托车企业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

2.2.4对政府产业政策调整对策的研究

2.2.5对产业或产品发展对策的研究

2.2.6对零部件企业受主机厂影响的研究

2.3现有研究评述

2.3.1本地政府主导明显

2.3.2将摩托车产业与汽车产业一起研究

2.3.3研究偏重主机厂,对零部件企业研究不够充分

2.3.4研究中体现了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相交织

第3章摩托车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3.1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3.1.1总体发展较快

3.1.2产业发展由规模化阶段向集聚阶段演化

3.1.3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板块化倾向

3.1.4组织规模、有机构成及管理水平极不平衡

3.2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3.2.1合资主机厂的影响增大

3.2.2国外采购及成套零部件出口增加明显

3.2.3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步进入摩托零部件生产

3.3国内摩托车产业与国外的发展差异

3.3.1产业发展成熟程度不同

3.3.2产品定位不同,整车和部件的生产企业规模与国内差异巨大

3.3.3零部件生产企业在世界范围内专业化分工明显

3.3.4推动因素及工业环境的差别

3.4重庆市摩托车产业演进分析

3.4.1第一阶段,国防军工企业技术解密,军转民企业的繁荣时代(1979—1989年)

3.4.2第二阶段,民营整车企业兴起,民营零部件企业大发展阶段(1990-2000年)

3.4.3第三阶段,无序竞争导致产业步入并不踏实的繁荣时期(21世纪初至今)

第4章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现状

4.1重庆市摩托车产业组织状况分析

4.1.1整车生产企业状况

4.1.2零部件厂商状况

4.1.3科研试验及检测认证机构状况

4.1.4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状况

4.2重庆市摩托车产业结构分析

4.2.1产品结构分析

4.2.2产业上下游特征分析

4.2.3行业技术来源分析

4.3重庆市摩托产业的集中度分析

4.3.1板块内主机厂相对集中,分为高中低三档

4.3.2主机厂产品状态复杂,细分不成系列

4.3.3管理落后的小规模部件厂商较多,成规模的专业厂商比重不高

4.3.4产业进入门槛未能真正形成

第5章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5.1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5.1.1主机厂方面

5.1.2零部件厂商方面

5.1.3零部件厂与整车厂的关系问题

5.1.4政府及法规管理方面

5.1.5行业协会管理方面

5.2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主要问题成因分析

5.2.1摩托车产品市场发生较大变化因素

5.2.2主机和部件厂企业管理积累不足,缺乏制造产业的专业意识

5.2.3主机企业发展战略不清晰,偏离了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方向

5.2.4政府及行业协会认识误区

第6章重庆市摩托车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6.1重庆市摩托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6.1.1板块内部优势分析

6.1.2板块内部不足之处分析

6.1.3板块外部机遇分析

6.1.4板块外部不利因素分析

6.2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6.2.1产业主体各方及时更新产业发展观念

6.2.2强化主机企业战略发展意识,发挥产业龙头作用

6.2.3地方政府发挥产业调控作用,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6.2.4企业主体应尽快提升企业微观管理能力

6.2.5提升行业协会规制能力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中国摩托车四大板块中,重庆板块虽仍然占据产销量第一的地位,但在产品质量、产品结构、利润空间、企业管理水平和制造业专业意识方面,与广东板块已经有着明显的差距,重庆摩托车板块在未来的竞争中己面临危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探索价值又具有政策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在众多学者和机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和企业管理一般理论、以及详实的产业运行数据,较为系统的分析了重庆摩托车产业演进的过程,并对当前表现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有针对性的提出产业发展的改进思路和对策。全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含绪论和文献综述。首先明确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内容及研究方法,其次简述了摩托车产业相关的基本概念,并对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归纳,指出前期研究在主体、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和不足;最后提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研究的当前问题是产业各方主体的产业前景观点和制造业专业观点。
   第二部分:关于摩托车产业特征分析。首先,分析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特征:其次,通过对比分析了国外摩托车产业发展的特征;最后,探究了重庆摩托车产业发展的过程和特征,以期对当前发展问题分析提供帮助。
   第三部分:关于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首先分析了重庆摩托车产业的组织状况;然后从产品本身、上下游产业特点及技术来源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最后,对产业集中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关于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问题分析。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首先从产业的主要主体和关系角度对问题表现进行了说明;然后,从产业主体和产业环境角度分析了问题主要成因,为对策提供了思路。
   第五部分:这部分是全文的归宿,也是论文突破和创新之处。首先对重庆市摩托车产业的竞争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提出了对策思路和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庹永贵;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政治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欧文福;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47;
  • 关键词

    摩托车产业; 产业环境; 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