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嬗变与反思
【6h】

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嬗变与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的缘起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六、研究文献综述

七、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

八、研究的主要特色

第一章 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相关概念辨析及其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与教育体制概念辨析

一、职业教育称谓演变

二、职业教育含义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含义

四、教育体制的含义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及其特征和功能

一、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含义

二、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特征

三、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功能

第二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发展历程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新旧体制转换期(1949-1957)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调整巩固期(1958-1965)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遭到破坏期(1966-1976)

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恢复重建期(1977-1984)

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试验期(1985-1992)

六、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实践的全面探索期(1993-1998)

七、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期(1999-2010)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发展历程

一、中等职业教育新旧办学体制转换期(1949-1957)

二、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调整时期(1958-1965)

三、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遭到破坏期(1966-1976)

四、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恢复重建时期(1977-1984)

五、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试验时期(1985-1992)

六、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全面探索期(1993-1998)

七、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改革的深化期(1999-2010)

八、对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发展历史的评析

第二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相关问题分析

一、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现状

二、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三、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容

四、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实例分析

一、办学体制改革的调研概述

二、办学体制改革的情况分析

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发展沿革

第一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确立阶段(1949-1957)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微调与混乱阶段(1958-1977)

三、综合管理、分工分级,按系统归口阶段(1978-1984)

四、中央和地方分权,地方统筹的阶段(1985-1992)

五、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条块结合、地方统筹的阶段(1993-1998)

六、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阶段(1999-2010)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相关问题分析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概述

二、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四、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五、中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变迁

第一节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回顾

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发展沿革

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组织机构设置沿革

三、中等职业学校人事编制的发展历程

四、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相关问题分析

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就

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四、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第三节 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以四川省为例

一、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研简介

二、四川省45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及校内机构设置

三、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现状

小结

第六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发展沿革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的发展历程

一、国家财政统一拨款、三级财政体制的建立(1950-1953)

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拨款方式(1954-1965)

三、带帽下达的教育投资体制(1966-1976)

四、征收教育附加税,鼓励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资体制(1977-1987)

五、按生均经费拨款、建立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多渠道筹款的投资体制(1988-2010)

第二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相关问题分析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缘由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取得的成就

四、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五、深化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

六、进一步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的主要内容

七、中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小结

第七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体制发展沿革

第一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

一、“统考统配”时期(1949-1965)

二、推荐招生与调剂分配的时期(1966-1976)

三、恢复实行“统考统配”招生就业体制时期(1977-1982)

四、实行“双轨”制时期(1983-1997)

五、实行招生“并轨”时期(1998-2010)

第二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相关问题分析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体制改革简介

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难的影响分析

四、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困境的体制分析

五、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困境的对策思考

小结

第八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反思

第一节 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反思

一、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二、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四、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

第二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反思

一、影响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二、深化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三、评价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标准

四、正确处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中的若干关系

第三节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发展历程比较曲折,其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十分丰富(为行文方便,文中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简称为“新中国”)。梳理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对于人们全面了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课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因此,本文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0年我国大陆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发展演变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这段历史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基本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各组成部分的改革与发展历史进行了专题研究,重点梳理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宏观行政管理体制、微观的学校管理体制、教育投资体制和招生就业体制的发展历程,对各种体制的主要特点、历史影响、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分析,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论文除《前言》外,正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相关概念辨析与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发展历程的研究。该部分第一章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对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以澄清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相关概念的模糊认识。第二章以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分别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旧体制转换期(1949-1957)、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期(1958-1965)、文革破坏期(1966-1976)、恢复调整期(1977-1984)、改革试验期(1985-1992)、改革与实践的全面探索期(1993-1998)和改革深化期(1999-2010)这七个历史时期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发展基本过程、发展动因、基本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梳理和全面考察。
   第二部分: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历史的专题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分章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宏观行政管理体制、微观的学校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的发展过程、主要改革内容、性质、特点、影响以及涉及的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评析。
   第三部分:对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多维度的反思。主要运用了哲学、解释学、比较法等理论研究方法,分别对该历史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因、特点、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处理好的各种关系、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借鉴中外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变迁的回顾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变化、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变迁的动力。社会对教育多样化、多规格的需求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政治体制改革对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具有综合性的影响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新需求是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力;旧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弊端是改革的直接诱因。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要遵循以下原则: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坚持多元合作,相关利益主体责、权、利的统一;坚持政府主导,行政措施与制度建设的统一;适应社会结构变化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根据国情进行自主创新相结合。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作了比较深入、比较系统的梳理,以详实的史料和典型的案例呈现出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样态。对六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做了系统的总结;借鉴历史经验,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些主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可以说,本文的研究具有加强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历史研究这一研究薄弱环节的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解决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