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框架语义学下的汉语四字成语英译
【6h】

框架语义学下的汉语四字成语英译

代理获取

摘要

几乎所有语言都包含大量与众不同的、确定的并被广泛接受的习语。作为人类的财富,这些习语不但多姿多彩、有说服力,而且引人思考。在汉语习语中,四字成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其自身鲜明的固定性、习用性、历史性和民族性特征,在翻译汉语四字成语时就需要特别注意。为找到一种理想化的翻译方法,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途径。例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就被应用到汉语四字成语的翻译中,旨在通过找的英语的对等表达来实现在目标语中的功能对等。
   框架语义学,也被称作场景框架语义学,由Fillmore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率先提出。基于语言学中的语境概念、心里语言学中的原型概念以及人工智能中框架概念,Fillmore认为意义的决定必须参照一定的反映理解者经历、信仰和实践的背景知识层次。在Fillmore的理论中,这种背景知识层次首先被定义为“场景”,后有被称作“框架”。
   根据框架语义学理论,汉语四字成语的每个字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节点,它们的联系隐藏在字里行间,节点和联系一起构成一个承载最初文化因素的框架。换句话说,把每个字分别翻译成节点,并把它们用隐藏的联系组合在一起,形成框架,这种方法是翻译汉语四字成语的更好选择。单个的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很难理解,而且其包含的文化因素肯定会丢失。但是,增加一些必要的注释后,可以实现文化传递和更好接受度之间的一种平衡。并且,两种文化间联系的缺失、断层能够引导外国人进一步的学习中国文化。因此,这项研究能够推动中国文化的推广并能提高文化交流。
   本文共包括无章。第一章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汉语四字成语的定义、来源和特点,以及翻译方法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也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主要介绍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及起在翻译中的应用现况。第四章是最重要的一章,首先按步骤介绍汉语四字成语的特别翻译方法:把字翻译成节点,找出隐藏的联系,并根据联系把节点组合在一起。然后对比源语言与目标语的框架,总结这种方法优点。第五章是整篇文章的结论部分,包括研究的主要发现,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