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h】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当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生物炭可以作为固碳减排的一种手段。生物炭施入土壤能够固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够增加植物的养分吸收,提高作物产量。实验为田间微域实验,采用低温热解小麦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玉米和小麦生长、氮磷钾养分吸收和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1)不同用量(0 t·hm-2,2.4 t·hm-2,12t·hm-2,48 t·hm-2)低温热解(400℃)的生物炭施入水稻土壤,通过对玉米苗期植株和土壤的分析,笔者发现,在玉米苗期的前33天,生物炭(48 t·hm-2)对玉米株高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但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生物炭的抑制作用逐渐消失。收获时(播种后60天),生物炭对玉米植株干重和氮磷养分的吸收量没有显著影响;生物炭(12 t·hm-2,48 t·hm-2)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但对土壤全磷、有效磷和pH值没有显著影响。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随生物炭用量(0 t·hm-2,2.4 t·hm-2,12t·hm-2,48 t·hm-2)的增加而增加,与生物炭用量呈显著正相关。
   (2)不同用量(0 t·hm-2,2.4 t·hm-2,12t·hm-2,48 t·hm-2)低温热解(400℃)的生物炭施入红壤和水稻土壤,通过对小麦植株和土壤的元素分析,笔者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生物炭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12 t·hm-2、48 t·hm-2红壤处理和48 t·hm-2水稻土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红壤的全氮含量与生物炭含量达到极显著线性相关,48 t·hm-2红壤处理显著增加了全氮量;水稻土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红壤碳氮比、水稻土碳氮比分别与生物炭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和显著相关,12 t·hm-2、48 t·hm-2红壤处理和48 t·hm-2水稻土处理提高了土壤碳氮比。红壤pH值和生物炭用量为极显著相关,12 t·hm-2、48 t·hm-2红壤处理明显提高了pH值;水稻土pH值变化不明显。48 t·hm-2红壤处理的全磷量显著增加,生物炭对水稻土的全磷含量、红壤和水稻土的有效磷含量影响不明显。有效钾含量和生物炭用量呈极显著相关;红壤有效钾含量显著提高,12 t·hm-2、48 t·hm-2水稻土处理有效钾含量增加明显。
   生物炭对红壤小麦植株的氮磷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而与植株钾含量为显著线性相关,48 t·hm-2红壤小麦处理钾含量增加显著。水稻土处理生物炭为2.4 t·hm-2时显著减少了小麦植株氮含量;水稻土植株磷含量、钾含量与生物炭用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和极显著线性相关,48 t·hm-2水稻土处理植株磷钾显著增加。
   生物炭对红壤植株氮磷养分吸收影响不明显;48 t·hm-2红壤小麦处理钾的吸收量增加显著。生物炭用量为2.4 t·hm-2和12 t·hm-2时,水稻土小麦氮磷钾吸收量显著减少;生物炭用量为48 t·hm-2时,水稻土小麦植株磷钾吸收量增加明显。
   生物炭对红壤植株干重影响不显著。对水稻土小麦植株来说,生物炭2.4 t·hm-2和12 t·hm-2时显著减少了小麦植株干重,生物炭用量为48 t·hm-2时显著增加小麦植株干重。
   (3)相同用量(12 t·hm-2)不同热解温度(300℃,400℃,500℃)的生物炭施入红壤和水稻土壤,通过对小麦植株和土壤的元素分析,笔者研究发现,生物炭(300℃,400℃,500℃)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含量。生物炭(300℃,400℃,500℃)提高了土壤的有效钾含量,而且400℃和500℃生物炭和300℃生物炭相比效果更好。生物炭(300℃,400℃,500℃)改良了土壤性状,但没有对小麦的干物质重量和氮磷钾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且减少了水稻土壤小麦的干物质重量和氮磷钾的养分吸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