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多种评价方法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6h】

基于多种评价方法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民以食为天,农以地为本。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18.37亿亩,全世界现有耕地13.6911亿公顷,2010年中国的人口13.7亿,世界人口是69.09亿。这意味着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近20%的人口。
   土地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受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所限,人们在利用土地的长久历史中,不合理利用和肆意破坏问题严重,但土地资源的面积有限性和供给稀缺性不允许人们对土地的放任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综合整治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
   土地综合整治就是通过对土地利用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城乡统筹发展。
   对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进行评价即对整治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为土地综合整治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这对提高土地综合整治的效果、促进土地整治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意在对土地综合整治的效益评价构建指标体系,分析其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期预测土地综合整治的效果,在事前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依据。
   目前,关于土地综合整治效果的评价理论众多,但大多局限于一两种方法,在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的同时,也兼具了各类方法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各类方法的分析,构建土地综合整治评价指标体系.以期突破用单一理论评价的局限性,实现事前评价事前指导,努力避免整治过程中的不理智行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问题的出现。
   在众多的研究方法和评价理论中,本文选取德尔菲法、文献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经验值法、文献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选取模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用于各个指标的分析评价。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土地综合整治的效益进行评价,将分析得出的结果与整治的实际效益进行比较,以此验证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相关原则;土地综合整治效益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其中的层次分析法是本文评价指标构建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结合德尔菲法和经验值法确定影响综合效益的各因素比重。而模糊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是对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本研究的实证分析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通过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就重庆市巫山县为例进行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基于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经验值法、模糊分析法综合构成的效益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巫山县的评价结果符合该县的整治结果,该方法具有正确性和科学性,可以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前的决策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